首页 > 综合范文 > 泸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及特色(3.15) >

泸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及特色(3.15)

  泸县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及特色

  近年来,泸县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并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配合协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全新活力。

  (一)注重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完善。一是文化阵地“全覆盖”。泸县依托镇人民政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镇文化站、13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文化阵地具备图书阅览、理论宣讲、体育锻炼等功能,能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二是重点场所“常使用”。全镇有二七广场、李子村稻粱文化广场、健康文化广场、泸县稻粱农耕博物馆等活动阵地,依托活动阵地202x年举办大型文艺表演3次,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2次,群众性表演10余次,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三是逐步提升“有计划”。泸县建成县图书馆分馆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分站1个,泸县稻粱农耕博物馆1个,市级农业主题公园1个,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阵地亲民化逐步改造提升全镇文化阵地软件和氛围,目前已提升改造4个文化阵地。

  (二)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共享。一是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跨部门、跨系统的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服务”向“便民服务”转变。依托龙贯山“双再生”绿色稻粱现代农业园区、泸县稻粱农耕博物馆,结合场馆、景区、稻粱特色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深化文化志愿服务。泸县积极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如文化下乡、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为农村地区输送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三是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如数字图书馆、在线展览、虚拟博物馆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能。

  (三)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泸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泸县注重培养和引进文化专业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此外,鼓励和支持文化人才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发挥其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一是探索“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泸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推广“菜单式”服务。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项目,如定制文艺演出、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让群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服务内容,提高了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体验。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泸县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册、播放公益广告、开展主题讲座等,普及公共文化服务知识,提高群众的文化意识和参与度。二是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展览等,展示泸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泸县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倡导文明新风。泸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总之,泸县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未来,泸县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