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泛安全化背景下的国际信任缺失与重构
【摘要】“泛安全化”现象是国际权力转移过程加速、国家间竞争和对抗加深、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加快、国际规则和话语权斗争烈度加剧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日渐严重的泛安全化趋势导致全球不安全感持续攀升和信任赤字逐步扩大。而信任缺失进一步加速了泛安全化趋势,形成恶性循环。重建国际信任遂成为摆脱信任缺失与泛安全化加剧恶性循环、避免国际秩序坍塌式瓦解和暴力重构的关键。重塑国际信任的要义在于摒弃旧有霸权秩序下的单边主义、意识形态对抗和“新冷战”思维,通过多边主义恢复全球和地区合作气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特别是全球安全倡议对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新安全价值规范、凝聚信任共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泛安全化 国际信任 多边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国际格局演化趋势作出了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判断。我们深刻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泛安全化现象的根源在于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原有的国际秩序受到冲击,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互信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使得原本正常的经贸往来和科技交流被赋予过多的政治色彩,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危机。例如,某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甚至禁止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正常运营,不仅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国际间的合作氛围,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并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我们主张,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旨在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公共产品,促进各国在发展、安全、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互信,实现共同发展。其中,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反对把一己私利凌驾于他人之上,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通过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安全。这一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泛安全化现象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进。首先,各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缺乏互信是导致泛安全化趋势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应通过高层互访、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等方式,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减少误解和误判。同时,应充分利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确保各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其次,应深化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应顺应这一趋势,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贸易壁垒,扩大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文化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桥梁,各国应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面对泛安全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我们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交汇点,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坚信,只要各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合作,就能够克服泛安全化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泛安全化现象的出现是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国际关系的稳定,也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战略沟通,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共同应对泛安全化带来的挑战,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际信任的重构,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让人类社会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