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军工加快新质战斗力快速生成
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新能源等新质新域装备和技术正处于重大突破和应用转换关键期,军工产业必须抢先布局,通过高科技手段、高效能产出、高质量发展为传统军工“赋能提质”,为加快新质战斗力快速生成提供坚实基础。深刻把握新质军工的内涵要求,新质军工是新质军工产业体系和能力构成的总和,是由于技术产生质变而生成的一类新质生产力,国防科技工业是新质军工的直接载体,集中展现军工产业和体系的新特点、新能力与新生态。新质军工作为武器装备和技术突破传统、向新兴战略领域发展的基础,要适应现代信息化、多域多维战争的特点,坚持创新起主导作用,通过推动新机理、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转化和快速突破,优化传统军工产业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全面推进军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综合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升军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此,新质军工必须面向未来的作战场景、作战体系和作战装备的新需求,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空深海探测、网络攻防、新材料等技术新突破为带动,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配置、有竞争力、有活力的开放融合新机制,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的军工产业新生态,最终打造先进、强健、灵活、可持续发展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支撑新质战斗力向更高形态演进发展。
与传统军工按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等六大行业相互分割、纵向配置资源相比,新质军工的关键是突出发展重点,推动新兴领域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当前,海洋、太空、网络空间、人工智能、无人作战等已成为大国间竞争的主战场,决定未来胜负的新边疆。新质军工必须紧紧围绕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海洋装备和系统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构建海洋安全与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同时,太空作为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其军事价值日益凸显。新质军工应加强太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卫星通信、导航定位、遥感监测等关键技术,确保我国在太空领域的战略主动权。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新质军工需加大网络攻防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保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无人作战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新质军工应着力于无人作战平台的研制和智能化升级,提升无人作战系统的自主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形成智能化、网络化、集群化的无人作战体系。
新质军工的发展还需注重跨域融合和协同创新。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单一领域的优势已难以确保战场的全面优势。新质军工应通过跨域融合,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多域协同的作战体系。例如,在海空一体化作战中,通过舰载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新型装备的应用,增强海上作战力量的侦察、打击和支援能力;在网络电磁空间作战中,通过网络攻防技术与电子战技术的结合,提升电子对抗和信息战的能力。同时,新质军工还应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构建开放式的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格局。
为确保新质军工的高效发展,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国家层面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新质军工的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新质军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为新质军工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三是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对新质军工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为新质军工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新质军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五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鼓励民用科技向军事领域的转化应用,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互动和协同发展。
总之,新质军工是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新质军工为抓手,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在推进新质军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