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经验材料
我市是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城市。曾号称“江汉之肾”的汉江是我市第一大淡水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汉江区人民因缺衣少食向湖区要粮,一片片湖泊改成了粮田。改革开放后湖区人民向湖区要钱,大搞水产养殖,一片片湖泊又被分割成一口口鱼塘,汉江水面由原来的数百平方公里急剧萎缩到仅有数十平方公里,且水质严重超标。市委市政府以xx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为契机,以“水净、产兴、村美、民富”为目标,着力把汉江小流域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诗和远方”目的地。
一、以流域水系为单元,一体化推进治水工程。在汉江流域水系中,汉江小流域是典型的平原地区小流域。近年来,通过实施“防洪、引水、活水、净水、节水”等“五大工程”,汉江小流域水生态质量得到全面改善,重现湖光沔韵。实施防洪工程。由于汉江是河间洼地湖,总体地势相对较低,汉江流域堤防主要为出入湖港渠堤防。流域内全面推进沟渠生态清淤除杂、土方平衡,扩充蓄水空间,增强汇水作用。实施堤防除险加固,巩固堤防,防止汛期洪水漫溢,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实施引水工程。制定和落实《汉江内外环水系统规划》,引入东荆河清洁水,经电排河、埋闸河向东进入皇河,增加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为流域养殖种植提供清洁水源。通过建设引水工程,确保外环水系保持灌溉、防汛、排涝等功能,内环水系实现生态、休闲、旅游及水上活动等功能。实施活水工程。以《xx市全域水利规划》为指导,科学合理调度水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环境质量。通过构建水网体系,实现水系互联互通,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结合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打造亲水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实施净水工程。采用生物净化、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内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标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实施节水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工业用水管理,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降低单位产值水耗。普及节水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汉江小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汉江小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旅游小镇和美丽乡村,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三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传统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三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四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小流域治理活力。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机制、新模式,为汉江小流域综合治理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深化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四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维护良好治理秩序。
五、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确保治理成效。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各项治理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报道小流域综合治理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曝光问题不足,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小流域综合治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四是注重长远规划。科学编制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明确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分阶段有序推进,确保治理成效持续巩固提升。
综上所述,我市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水净、产兴、村美、民富”为目标,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保治理成效,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