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添“绿”,培厚长三角生态底蕴
从空中俯瞰,沪苏浙两省一市的交界线在太浦河汇于一点,被称为“长三角原点”。正在建设的“方厅水院”就坐落其上,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点睛之笔。为何要建这座“水乡会客厅”,其中有深刻考量。沪苏浙地理相近、人文相亲,在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原来这里只有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缺少支撑日常交通出行的慢行系统,导致长期“通而不畅、汇而不集”。如今,这座方厅水院恰似一粒纽扣,让两省一市交界地互连互通,展示了长三角地区城水共生、区域共享的勃勃生机。202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示范区自201x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坚持绿色低碳、固牢生态之基,通过共保联治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跨界治理制度创新等方式,为长三角及全国其他地区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共保联治,唱响生态文明“协奏曲”。长三角地区,同饮一江水,安危同相系。客观来说,传统的生态治理方式往往存在各自为政、缺乏协同等问题,无法适应协同治理的新问题、新情况。如何打破管理模式碎片化困局,实现跨要素、跨部门、跨领域协调发展?该区域尝试筑牢无缝衔接的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共同保护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示范区通过设立联合河湖长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施统一的环境准入标准等措施,实现了区域内生态环境治理的高效协同。例如,太浦河作为连接三地的重要河流,通过上下游联动治理,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
绿色发展,绘就美丽长三角新画卷。示范区不仅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下功夫,更在绿色产业发展上做文章。202x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强调了绿色生态宜居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示范区积极推进绿色产业项目落地,如建设绿色金融中心、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建筑等,旨在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示范区还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例如,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共同推进“江南水乡客厅”建设,打造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制度创新,激发区域协同发展新动能。示范区在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x年,示范区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合作等。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此外,示范区还建立了跨区域的项目审批机制,简化了行政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例如,示范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网通办”的便捷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的时间周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些制度创新不仅为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文化融合,传承弘扬江南水乡特色。在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示范区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致力于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品牌。202x年,示范区举办了首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文化旅游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文化节期间,各地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民俗展示、非遗传承等活动,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江南水乡文化,增强了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示范区还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古镇游、乡村游、生态游等,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例如,乌镇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互联网+”小镇,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交流,成为示范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典范。
展望未来,示范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区域,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2x年,示范区将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大绿色产业培育力度,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力争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同时,示范区还将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示范区必将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