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让党员教育“有滋有味”
自202x年以来,吉安市利用革命老区红色富矿优势,按照“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红色名村建设,切实将红色名村打造成传承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高地、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红色地标,让过去先进的现在更先进,昨天光荣的今天更光荣。(《中国组织人事报》)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着力提高党员综合素质,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发挥出红色历史、红色故事浸润心灵、铸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勇担历史赋予的重任,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篇章中作出更大贡献。
挖掘红色资源“富矿”,让党员教育“沾土味”。高质量推进党员教育工作,要善于使用“接地气、冒热气、有温度”的素材,在党员中产生共鸣、共情、共振。要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把党员熟悉的红色故事融入到教育中,以接地气、带露珠、聚人气的课堂,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质效。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富矿”,要在盘活用好红色党史馆、红色遗址、红色书本、红色阵地等上面下功夫,把红色资源变成党员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党员在聆听、感悟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中,汲取更多奋进的力量。
打造红色教育品牌,让党员教育“有声有色”。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内容上的丰富和深刻。吉安市通过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如“红色讲堂”、“红色足迹”、“红色体验营”等,使党员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这些品牌活动不仅涵盖了理论学习、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还注重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效果。通过这些活动,党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创新红色教育模式,让党员教育“有形有神”。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新时代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吉安市积极探索创新红色教育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党员教育的时空维度。在线上,依托互联网平台,搭建“红色云课堂”,定期推送红色经典课程、红色微视频、红色故事等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线下,组织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红色专题讲座、红色读书会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还通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激发党员参与热情,增强教育实效。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优势,又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党员教育的立体化、多元化。
强化红色教育实践,让党员教育“有为有效”。党员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吉安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红色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一方面,通过开展“红色志愿服务”、“红色帮扶行动”等实践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设立“红色先锋岗”、“红色责任区”等,鼓励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攻坚克难、创先争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党员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还能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
深化红色教育内涵,让党员教育“有根有魂”。红色资源是党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吉安市在开展红色教育过程中,注重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精髓,将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引导党员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通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文化进社区”等活动,扩大红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这种深化红色教育内涵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党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还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红色文化,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总之,吉安市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创新红色教育模式、强化红色教育实践、深化红色教育内涵等一系列举措,使红色资源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吉安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为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