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广雅书院:以通经学古为高 以救时行道为宜 >

广雅书院:以通经学古为高 以救时行道为宜

  广雅书院: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宜

  鸦片战争后,受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的晚清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并探索自强救国的道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秉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创办了广雅书院,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融入西学知识,并配备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博通古今、明智时务”的“人才”,成为晚清新式书院的代表。张之洞一生曾任职翰林,也曾外放做学政、巡抚,后入内阁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并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任湖北学政时筹建了经心书院,任四川学政时建尊经书院,任山西巡抚时创办令德书院等。这些书院都以传统教育为办学中心。直到任职两广总督之时,开放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使张之洞接触了许多来自西方的新知识、新人才,而经历了中法越南之战也使他认识到先进技术、武器、人才的重要性,从而走上了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道路,开始了修建铁路、开设工厂、创建新式学校等探索。他发现广东“商贾云集,华洋错居”,广西则“瘴地荒远,习尚强悍,民俗不齐”,尤其需要文化教育来改变风气、促进发展、培育人才。此时,当地已有端溪书院、粤秀书院、应元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等著名书院,但他认为端溪书院“规矩松弛、士气不扬”、斋舍少且“大半敝漏”;粤秀书院、应元书院等则“有月课而无课程”;学海堂和菊坡精舍位置偏僻、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基于上述认识,张之洞决定在两广地区创办一所全新的书院——广雅书院。他亲自选址于广州城西的沙面岛,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师生往来,且远离喧嚣,环境幽静,适合读书治学。广雅书......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