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快于”有温度,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明显看中国经济一季报,在居民收入、市场消费均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中,有“两个快于”引人注目:一个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同比实际增长7.7%,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4个百分点;一个是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快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6个百分点。“两个快于”从何而来?一来自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观察农民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大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7%。工资来自于就业。经济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服务业增势较好,带动就业形势总体改善。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5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93万人,增长2.2%;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8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其中月均从业时间增加拉动月均收入增长4.8个百分点。一来自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大动脉”和“微循环”加快布局,“看得见”的公路、“看不见”的网路、星罗棋布的物流服务点...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基础,助力优质农产品加速上行,城市工业品进入农家,各方游客走进田园。
“两个快于”的背后,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近年来,党中央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例,自20xx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领域的投入。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比如,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水利设施的完善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难题,保障了粮食安全。此外,电力和通信设施的普及,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国家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力量逐步增强,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两个快于”的实现,还离不开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方面,传统农业不断转型升级,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逐渐兴起,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也是“两个快于”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创新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激发了农民的创新创业热情,涌现出一批农村创业带头人和成功案例。这些创业项目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两个快于”的数据背后,是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是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果。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之,“两个快于”不仅是经济数据上的亮点,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