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以《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为题,给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有关问题。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内涵十分丰富。下面,我主要从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党内监督的内容和特点、充分把握党内监督、如何落实党内监督等四个方面,和大家谈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
党内监督,就是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依据党章和其他重要的党内法规相互监察、相互督促的活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作出顶层设计,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长期执政条件下,党要实现肩负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监督,始终保持赤诚初心和旺盛斗志。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这里就不再多讲,下面,我重点讲一下党内监督的发展历程,使同志们有个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站在政治和历史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党内监督。
(一)国外党内监督的发展变化
党内监督的思想,早在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被提出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盟的利益必须对被暂令离盟者,被开除盟籍者和可疑者加以监视,使他们不能为害。”其中“监视”一词,就是监督的意思。1864年,马克思在为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撰写的章程和条例中,强调了总委员会具有一个基本功能,即“加以干预时能一致行动”的党内监督功能。国际工人协会关于“加以干预”的党内监督思想和功能,与共产主义者同盟所作的“加以监视”规定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列宁时期,党内监督成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并得到广泛、有效贯彻执行。苏共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建立党的监督机构,确保党的决议得到贯彻执行”。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党内监督视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措施。早期,我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逐步认识到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初步探索。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了《组织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一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党内监督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党内监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深刻揭示了制度建设对于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工作,不断深化对党内监督规律的认识,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内监督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内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党内监督的内容和特点
党内监督的内容涵盖了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作风建设、纪律执行、权力运行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监督:这是党内监督的核心内容,旨在确保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监督的重点是检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2. 组织监督:组织监督主要是对党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通过严格的组织监督,可以有效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 作风监督:作风监督主要针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风监督的关键在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形成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风尚。
4. 纪律监督:纪律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基础,旨在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确保党纪国法的有效执行。纪律监督的重点是查处违反党纪的行为,严肃处理违纪违法案件,保持党的纪律的刚性约束力。
5. 权力监督:权力监督主要是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权力监督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党内监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性:党内监督覆盖了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对党员干部个人行为的监督,还包括对党组织工作的监督,确保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 经常性:党内监督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3. 制度性:党内监督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保障。这些制度和机制既包括党章、党内法规等正式文件,也包括各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保党内监督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4. 民主性:党内监督强调民主参与,鼓励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工作。通过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增强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监督的效果。
三、充分把握党内监督
充分把握党内监督,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路径。以下几点建议,供同志们参考:
增强监督意识: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内监督是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要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念,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开展监督,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
2. 强化理论武装: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理论学习,提升对党内监督工作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完善监督机制:要不断完善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确保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加强监督机构建设,配齐配强监督力量,提高监督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责任追究机制,对失职失责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4. 创新监督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监督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监督格局。
5. 加强队伍建设: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要加强监督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严格选拔标准,把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监督岗位上来,确保监督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四、如何落实党内监督
落实党内监督,关键在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下几点措施,供同志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明确监督责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把党内监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具体监督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2. 细化监督任务:要根据党内监督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监督任务清单,明确监督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细化监督措施,确保每一项监督任务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和落实办法。
3. 加强监督检查: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专项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对党内监督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要注重检查结果的运用,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 强化考核评价: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内监督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合理确定考核权重,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好党内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营造监督氛围: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党内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党内监督的认识和支持。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人人关心监督、人人支持监督的良好氛围。
总之,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党内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