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细落小 常长用力持续提升单位正规化建设水平
我单位于20XX年11月组建。建立之初,“四难”问题一直是提升正规化建设水平的梗阻障碍:一是整体分散,一线督导难。主体驻扎在三区三镇,35个小单位、26个小散远点分布在200公里的阵线上,点多面广,难以全面掌握情况,管理难度大。二是设施繁杂,统一规范难。组建时涉及8个不同单位,拥有12类住用营房、24类硬件设施,宿舍库房格局各异,桌椅板凳大小不一,物资设施配套不齐。三是视野较窄,规整提升难。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思维局限较大,抓建不规整、管理不正规,导致建设随意、管理随机的瓶颈难以突破。四是经费不多,建设保障难。资金短缺,渠道狭窄,来源有限,院多消耗大,成为制约正规化建设的思想障碍、信心困扰和发展忧虑。
对此,我们党委深刻理解各级关于抓正规化建设的指示要求,将正规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常长用力、久久为功。首先,狠抓摆位,立起“党委真重视、单位真落实”的导向。党委牢固确立“抓好正规化就是促进全面建”的思想。一是用正规化理念统一思想认识。“思想不前进,正规不起来”。在学习了上级要求后,我们认识到,正规化建设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培育人才的有力支撑,必须用正规化理念灌注思想,在抓正规时学正规,在养正规中用正规。针对个别同志对正规化建设理解浅薄、认识单一、抓建偏离的问题,我们注重将对正规化建设的认识融入讨论,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脱离正规化就是一般化。通过经常性的管理教育,立起规矩,培育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依法落实的理念。上下形成了“正规落实,形成规矩;细化量化,养成习惯”的思想共识。
二是用正规化举措补齐建设短板。实践中我们感到,制约正规化建设的最大障碍是“分散”,实现正规管理的最大难题是“随意”。要确保百里驻区“形散神聚”,就必须从四个秩序入手,把短板补齐。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优化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每个小单位、小散远点都有专人负责,形成层级分明、责任清晰的管理体系。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统一各类营房、硬件设施的标准,确保所有单位的基础设施达到规范化要求。再次,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正规化意识和能力,通过定期培训、实地演练等方式,提升大家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后,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正规化建设落到实处。
三是用创新手段破解经费难题。面对资金短缺的现实,我们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另一方面,内部挖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我们还探索与地方企业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共同推进正规化建设。通过这些措施,逐步缓解了经费紧张的局面,为正规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在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协同办公。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各单位的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确保信息化手段在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最大效能。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我们逐步克服了“四难”问题,提升了单位的正规化建设水平。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常长用力、久久为功的原则,不断深化正规化建设,为实现单位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