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新时代的劳模精神。这些精神在历届劳模身上熠熠发光,并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我自己体会,劳模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鞭策和鼓励。从我个人来说,参加工作三十四年,不论是在某乡镇基层工作,还是在民政局、教育局机关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到副科、到现在的单位负责人,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职位高低,在每一步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追求过权力,也没有向组织要过任何荣誉,始终在工作中体验幸福,在岗位上找到荣誉。在乡镇工作时,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有了成就感;在民政工作时,能够让困难群众得到生活保障就有了成就感;在教育工作时,能够让普通百姓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有了成就感。一直以来,只要自己做出一点点成绩,组织就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给我调整岗位,给我一定荣誉。面对新的岗位和荣誉,每次我都抱愧于心,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组织对我如此关心和厚爱,只有不负重托,不负荣誉,自加压力,负重前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激励自己,坚守党性良心,不忘初心使命,暗下决心,无论在任何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坚决做到不让服务对象有任何怨言,不让老百姓在背后指指点点,时刻以“常怀感恩之心,常立为民之志,常思自己之过,常想为政之德”警醒自己,认认真真去做,踏踏实实去干,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真正把分内事情干好。去年到教育局工作以来,某书记、某县长不忘教育情怀,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教育发展,召开了全县教育大会,提出了奋力打造“教育强县”的目标。目标就是任务,责任就是担当。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决扛起“教育强县”责任大旗,狠抓教育改革,狠抓作风转变,狠抓制度建设,咬住质量不放松,清心正行抓落实,确保全县教育一步一个台阶,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两项改革。一是大力推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改革,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根据教师的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学生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定,确保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我们还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教育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二是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我们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僵化模式,鼓励和支持学校自主办学,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我们注重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其次,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选拔一批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再次,建立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考察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最后,我们还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改善办学条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断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各学校的硬件设施。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延伸,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此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德育工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我们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我们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再次,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最后,我们还特别强调劳动教育,通过设置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使他们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