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重大命题,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时代内涵,深化了对党的独特品格的认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持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还要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走自己的路是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在一个人口众多、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东方大国推进伟大事业,决定了我们只能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处理,这是基于对本国国情和人民意愿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潮流的科学把握。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独立自主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通过不断挖掘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还体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各国增进了解、促进友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文化霸权主义,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确保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风采。通过平等、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世界文化生态。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还需要在教育领域下功夫。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一代的关键。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通过培养一批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同样重要。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依赖外部技术,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国家的实际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之路。
文化自信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经济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并重,既要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又要注重精神文明的提升。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注重文化惠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书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