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努力把更多“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

努力把更多“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努力把更多“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日,全市民生工作大会召开,对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尤其是针对我市民生保障领域短板和不足,提出各项务实性举措,相信对进一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民生之事关乎国之大者、维系长远发展。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办好件件暖心实事。特别是去年以来,在省委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功效,高质高效办理群众诉求,同时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在为民办实事中改进作风、展现新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以强烈的情怀,坚实的担当和务实的举措,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努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生动现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持续推深做实“民声呼应”工作,统筹好“线上+线下”,“键对键”更要“面对面”,让民意诉求上得来、更响亮,成为党员干部重要的办事日程;注重“实效+时效”,清单、闭环式推进办理,加强调度考核,让群众一呼,部门应对及时、办理提速提效,切实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我们不能止步于办好一件民生实事,学会用辩证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发现共性规律,举一反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二是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三是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力度,扩大保障覆盖面,确保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四是要加强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五是要强化就业创业支持,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在推进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优化城市环境,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提升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民生事业,共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深刻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使命。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努力把更多的“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书写新时代民生工作的崭新篇章。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