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管住关键少数“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纪检监察机关要全方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促“关键少数”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围绕重点环节、重要事项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将“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制定权力运行清单,构建“一把手”职责权力可查、可控、可纠正的运行体系。制定廉洁风险清单,梳理“一把手”履职用权过程中的廉洁风险点,构建分级管理负责、抓早抓小的防控体系。督促“一把手”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带头落实党内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勇于担当作为。贯通协同形成合力。进一步畅通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与审计机关的情况通报渠道,优化协作配合程序,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加强对“一把手”履职用权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内容的信息共享。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形成合力,确保各级“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扎紧制度笼子。加强全链条监督和全方位管理,盯紧公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以及严肃问责追责的惩治机制,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惩处的闭环管理体系。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一把手”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组织“一把手”深入学习党纪国法、政策理论,提高其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同时,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和支持“一把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通过这些措施,使“一把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表率。
深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针对“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特别是要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以优良作风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好转。此外,还要注重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警示教育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充分利用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警示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深刻剖析反面典型的思想蜕变过程及其危害,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同时,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激励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帮助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诱惑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价“一把手”履职情况。考核评价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既注重考核“一把手”的德才表现,又注重考核其工作实绩;既看显绩,更看重潜绩;既看当前,也看长远。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价“一把手”的履职情况,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把那些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干部调整下去,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强化社会监督,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督格局。人民群众是监督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要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开设网络举报平台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监督,增强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还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进行跟踪报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这些举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让权力失去寻租空间,让腐败无处藏身。
总之,全方位管住“一把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