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范文 > 某县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某县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x﹞2号)、《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x〕855号)、《xx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xx政办发﹝201x﹞81号)、《xx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税费收缴工作的通知》(xx水农﹝201x﹞27号)精神,进一步加强xx水利工程投融资模式改革和城乡用水需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顺利推进xx县的水价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用3年时间,在全县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水利工程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各行业用水价格总体上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节水措施得到普遍应用,一、二、三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城乡用水一体化,农村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加快推进水利工程供水及水费收缴工作,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xx水务局统一部署要求,xx县及各乡镇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水库工程全面收费、用水户全面缴费的目标。

  三、改革范围

  202x年完成8件水利工程供水覆盖区域的水价改革,制定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基本形成完善的初始水权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进灌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种植调整工作。适时开展其他区域的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工作,202x年完成xx县全县水价综合改革。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科学核定供水成本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xx县实际情况,科学核定各类水利工程的供水成本。供水成本应包括水资源费、电费、维修费、折旧费、人员工资等各项费用。通过成本监审,确保供水价格能够真实反映供水成本,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 合理确定水价标准

  在科学核定供水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价标准。对于农业用水,应考虑农民的实际负担能力,适当给予补贴;对于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逐步提高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同时,建立健全水价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供水成本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定期对水价进行调整,确保水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 推行分类水价制度

  根据不同行业和用户的特点,推行分类水价制度。农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出定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鼓励节约用水;特殊行业和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化水价,引导其采取节水措施。通过分类水价制度,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二)推进水权制度改革

  明确水权归属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水权归属。对于国有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对于集体所有水利工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行使所有权。同时,明确水权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确保水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建立和完善水权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用水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水权交易。对于超额用水的部分,可以通过水权交易市场购买水权,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对水权交易市场的监管,确保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市场垄断和恶意炒作。

  3. 实施水权确权登记

  对全县范围内各类水利工程的水权进行全面确权登记,建立水权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确权登记,明确每个用水主体的水权数量和范围,为水权交易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加强水权确权登记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水主体的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

  严格用水总量控制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全县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年度用水计划,明确各类用水的总量控制目标。同时,加强对用水总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用水总量不超过规划目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行定额管理

  按照行业和用户的实际用水情况,科学制定各类用水的定额标准。对于农业用水,实行灌溉定额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工业用水,实行生产定额管理,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对于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生活定额管理,倡导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通过定额管理,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3. 强化水资源监管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监管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各类用水的水量、水质和水价等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对违法用水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超计划用水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

  (四)推进节水工程建设

  加快节水设施改造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快各类水利工程的节水设施改造。对于农业灌溉工程,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对于工业用水工程,推广循环用水和中水回用技术,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对于城镇供水工程,推广智能水表和远程监控系统,减少管网漏损。通过节水设施改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实施节水示范项目

  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节水示范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和推广。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展示节水技术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带动全县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加强对示范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能力。

  3. 推广节水新技术

  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全县的节水技术水平。对于农业用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灌溉系统、土壤湿度传感器等;对于工业用水,推广循环用水和中水回用技术,如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对于城镇供水,推广智能水表和远程监控系统,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通过推广节水新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健全补贴和奖励机制

  实施精准补贴政策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精准补贴政策。对于农业用水,根据农民的实际用水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给予适当的水费补贴,减轻农民的用水负担;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特殊群体,给予水费减免或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用水需求。通过精准补贴政策,促进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2. 建立节水奖励机制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节水奖励机制。对于节约用水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政策优惠,鼓励其继续采取节水措施;对于节水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节水典型,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通过节水奖励机制,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节水行动,共同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3. 加强补贴和奖励资金管理

  加强对补贴和奖励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建立健全补贴和奖励资金的申请、审核、发放和监督制度,确保资金真正用于节水工作。同时,加强对补贴和奖励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县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县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确保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活动等形式,加强对用水主体的宣传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三)强化技术支持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管理经验。组建专家团队,为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加强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四)完善法规制度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县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水价管理、水权交易、水资源监管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为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加强对法规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五)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对违反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

  六、总结

  水价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任务圆满完成。通过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补贴和奖励机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