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各级干部应当自觉摒弃坐而论道、空谈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学风贯彻到理论学习、工作实践中,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习近平在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序言中强调,“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求各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掌握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的重要指示,为各级干部学用理论、改进学风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根本遵循。学风连着党风、决定政风、关乎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同志讲:“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坐而论道、凌空蹈虚与马克思主义学风格格不入,也不符合干事创业的实践要求。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在理论的引领下做好实际工作。各级干部应当自觉摒弃坐而论道、空谈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学风贯彻到理论学习、工作实践中,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首先要学好理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把端正学风贯穿理论学习始终,就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理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级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学深悟透,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其次,要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各级干部在学习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再次,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和发展。各级干部在实践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为理论创新提供鲜活素材。同时,要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及时修正和完善理论,使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扶贫理论提供了宝贵素材。各级干部要认真总结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为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干部的行为导向,直接影响到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果。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要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例如,在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改造项目既美观又实用,真正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总之,各级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