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辖7个县(市、区),其中包括2个民族自治县和7个民族乡,共有4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目前,全市长期居住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5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为1.9万人,并且这一数字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XXX是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布较多的市区,约有1.6万余人。在我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有回族、东乡族、藏族、土族、蒙古族、裕固族、满族、土家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主要集中在18至35岁的青壮年群体,占比约为67%。我市各民族交错杂居,城市少数民族呈现出民族成分多、流动人口多、短期务工多、居住较分散的“三多一散”现状和特点。
长期以来,XX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的窗口、辐射、桥梁和联谊作用,积极探索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依法保障流动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强化宣传教育,突出服务保障,有力促进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实现了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城市繁荣稳定的双赢发展。
一、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机制
XX市坚持认真学习传达及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民族工作和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市上下形成思想和认识共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政策引导。市、县相继成立了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组(社区网格)四级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网络。建立了市民宗委委员制度,健全了与委员单位之间的横向网络和市、县、社区之间纵向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XX市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年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普及民族政策法规,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的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服务管理,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XX市不断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动态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二是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四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四、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XX市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一是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增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二是鼓励和支持各民族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等,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依托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四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扶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
五、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水平
XX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城市民族工作水平。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管理。二是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城市民族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建立城市民族工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
总之,XX市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增强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未来,XX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