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务服务为民把事办好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推动政务服务“更上一层楼”,以“面对面”的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指尖上的便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政务服务作为政府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前沿阵地,为政府机关履行职责、配置资源、服务社会提供了切入点和着力点。从一项项零散的“手续”提升到企业和群众想办的“那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彰显了立足企业和群众视角、办好暖心惠企优环境“每件事”的坚定决心,是新时代新征程行政管理改革的务本之策和务实之举。多方发力,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根据《指导意见》,“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是将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关键是“高效办成”,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政府机构不仅要简化流程、减少环节,更要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创新,实现跨部门协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方向和路径。《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确保各项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信任度。其次,强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为政务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可能。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可以大大缩短办事时间,减少重复提交材料的现象,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再次,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对于企业和群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办事是否方便快捷。因此,政府需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最后,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改革成效。《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等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服务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此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还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政务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窗口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障碍,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改革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政务服务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注重经验总结,推广成功案例。各地在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总结和推广,以便其他地区借鉴学习,避免走弯路,加快改革进程。
总之,“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它要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等问题,努力构建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这不仅是对政府自身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政务服务将会更加贴心、更加温暖,真正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