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典型材料
近年来,X县紧紧围绕乡村有效治理这一目标,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采取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探索推行微“网格、阵地、管家、讲堂、积分、产业、调解、服务、风尚、监督”为内容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X”措施,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精准化、精细化,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激活了乡村治理“源动力”。
一是找准“落脚点”,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构筑“微网格”,健全治理架构。推行“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县XX个村(社区)划分为X个微网格,择优从村民小组长(楼栋长)、“五老”人员、致富能人及优秀党员中推荐确定网格员XX名,通过包网入户、包组到户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走访联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微阵地”,夯实治理堡垒。围绕夯实村级组织基础,投入党建经费X余万元,先后改造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X个,科学合理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区域,规范设置服务窗口,不断扩展服务功能,建成集学习、活动、服务、调解、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驿站XX个,着力打造“家门口党建”。智享“微管家”,提升治理水平。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窗口向下延伸,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整合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视频监控等信息化资源,建成县级智慧综治平台,实现对全县各村(社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聚焦“关键点”,强化乡村治理效能。创建“微讲堂”,深化理论武装。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微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开展“微积分”,激发群众参与。制定《X县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办法》,将村民在环境卫生、文明行为、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表现纳入积分管理,积分可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发展“微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XX村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三是抓住“突破口”,优化乡村治理环境。推进“微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由村两委成员、法律顾问、乡贤人士等组成的调解队伍,定期开展矛盾排查,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问题,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实施“微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收集村民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帮扶。例如,XX村通过“微心愿”活动,帮助多名困难家庭学生解决了上学难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倡导“微风尚”,弘扬文明新风。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对农村陋习的整治,如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四是构建“监督网”,确保治理成效。实行“微监督”,强化权力制约。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示村务财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村干部履职情况,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及时收集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监督的透明度和实效性。加强“微培训”,提升治理能力。定期组织村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管理知识等,提升其依法办事、科学决策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后备干部,选拔优秀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完善“微考核”,促进责任落实。制定《X县乡村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绩效考核,与村干部的评先评优、绩效奖励挂钩,激励村干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地见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X县的乡村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下一步,X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