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区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社区治理”一词写入党的报告中。作为直面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做好社区工作、办好群众的事,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先锋队作用,紧扣群众需求,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在情感上亲近群众,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温度。
建强社区工作的“主心骨”。社区党组织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未梢”,党组织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通过建强组织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是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所在。面对社区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好社区工作的“主心骨”、建强社区党组织,要把握好“一横一纵”。从横向上看,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当前,基层社区类型多样,民生诉求多样,治理任务复杂繁重,面对“千家万户”的社区群众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以党建引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团体,形成“五社联动”,以“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党组织凝聚多元力量,形成社区治理合力,进而使“小马拉大车”变为“众人共治”。
从纵向上看,通过组织下沉,将党的领导延伸到最基层。党的组织体系是党的肌体的“骨骼系统”,而基层党组织则是这一系统中最活跃的“细胞”。因此,必须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党建工作向社区最末端延伸,确保党的声音、党的政策能够直达基层、直达群众。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等组织架构,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时,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具体执行者和服务提供者,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社区治理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设立“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活动,给予表彰奖励;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为其成长提供广阔空间。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科技赋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智慧社区建设的新路径。例如,可以搭建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居民信息管理、公共服务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功能,实现社区事务的“一网通办”;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借助智能安防系统,提升社区的安全防范水平,营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科技赋能,不仅能够提高社区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要注重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的物理空间,更是居民精神生活的载体。因此,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归属感。同时,要注重挖掘和传承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老街巷的故事、传统节日的庆祝等,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做好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社区工作的“主心骨”,注重队伍建设、科技赋能和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把社区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不仅是对社区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位社区居民的期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