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本文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如《三味书屋》、《黄继光》、《小珊迪》、《观潮》、《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宜培养意蕴感;对话、叙述的语言适宜培养逻辑感和情感共鸣。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设计相应的朗读方式,如分角色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等,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写作实践,深化语感。语感的形成不仅依赖于阅读,更需要通过写作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运用。写作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形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语言运用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写作,尤其是创造性写作,如写日记、作文、诗歌等。这些写作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改,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促进语感的共同进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使学生的写作更加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正如著名作家巴金所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只有真实的作品才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这也是深化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通过文化浸润,丰富语感。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层面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因此,语感的培养还需要通过文化浸润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古典诗词、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涉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外国文学,以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文化浸润,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例如,通过学习《红楼梦》中的诗词,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智慧,还能体会到汉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在语言表达中更加深刻和有力。这种文化浸润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感,还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通过信息技术,拓展语感培养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为语感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下,更加直观地感受语言的魅力。此外,网络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在线阅读、观看视频讲座、参与网络论坛等方式,获取更多元化的学习材料,拓宽知识面,丰富语感。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线上文学创作比赛,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语感;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加深对相关文本的理解。通过这些方式,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语感培养的手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语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从朗读、写作、文化浸润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最终实现语感的全面提升。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和完善语感培养的方法和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