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问题浅析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建立一种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管理制度,也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xx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并确定在国务院所属6个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这标志着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一、县级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客观需要
20xx年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在大部分省、市、县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四年来,有效规范了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增强了各级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公共财政管理理念也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和多项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已不能适应形势需求,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财政部“财库[20xx]68号”文件也明确提出:“省级、地市级和财政收支规模较大的县级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这表明全面在县级财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是改革发展的必然。
二、国库集中支付实现的目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四项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在完善的部门预算体系的支持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真正形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漏斗,切实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国库集中支付经费直达收款单位,政府采购资金国库直拨,资金支付无在途、无沉淀、无中间环节,实行“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管钱”,割断部门支出与收入的联系,增强财政管理透明度。
三、县级推行国库集中支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力“瓶颈”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首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然而,县级财政普遍面临着财力不足的问题,这成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大障碍。一方面,县级财政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赖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而这些收入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财政支出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财力有限,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预期目标。
(二)信息化建设滞后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然而,许多县级财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硬件设施陈旧,软件系统不完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还增加了操作风险和管理成本。例如,一些县级财政部门的网络系统不稳定,数据传输速度慢,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错误,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及时支付和监管。此外,信息化建设滞后还导致了财政数据的不准确性和不完整性,难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然而,许多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工作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练,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影响了制度的顺利推行。此外,县级财政部门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一些业务骨干因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原因选择离开,导致财政部门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财政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政部门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存在一些空白和漏洞。例如,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操作流程、责任划分、监督机制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此外,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与国家层面的规定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影响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因此,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县级推行国库集中支付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力配置
针对县级财政面临的财力“瓶颈”问题,应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力配置。首先,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县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帮助其缓解财政压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县级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县级政府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拓宽财政资金来源,增强财政实力。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县级财政部门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更新硬件设施,完善软件系统,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和安全保护机制,确保财政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财政资金的全流程监管,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为此,县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首先,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其次,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财政部门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四)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为此,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首先,应尽快出台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其次,应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审查和清理,确保其与国家层面的规定相一致,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的落实到位。
五、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县级财政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县级财政中的顺利实施,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