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论魏晋南北朝佛教志怪的传布 >

论魏晋南北朝佛教志怪的传布

  论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佛教志怪 僧侣 士人 传布

  论文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志怪小说创作进入高潮。佛教志怪的编撰者,主要是佛僧与信佛的士大夫。而佛教志怪的传布,亦主要有赖于僧侣与士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思想的大解放和大量佛经传入中土,佛教志怪小说的创作也进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此时期创作的佛教志怪小说达10多部。这些佛教志怪的编撰者,主要是佛僧和信仰佛教的士大夫;而佛教志怪的传布,亦主要有赖于僧侣与士人。

  (一)佛僧对于佛教志怪的内容,是非常熟悉的。那么,僧人如何将这类志怪故事传播到士大夫中间去的呢?据典籍所载,两晋南北朝,僧人与士人交游成风,这种交游,无疑为僧人们传播有关佛教教义的故事,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僧人与士大夫在切磋佛教教义之时,将一些与教义有关的故事带到了士人中间。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和陆果《系观世音应验记》证实了这一点。据张书所载,向张演提供这类应验故事的,主要有惠严法师等;据陆书所载,向陆果提供应验故事的僧人主要有释慧期、道聪、僧显等。僧侣们将这些流传各地的、内容包括各阶层的应验故事带进士人的官府或家庭,从而促进了佛教教义,也促进了佛教志怪在士人中间传播。

  僧人们又是如何将这类佛教故事传播到下层民众中去的呢?对于大多数文化程度极低,或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下层民众而言,玄奥的佛教教义是毫无意义的,这些高深的义理只有化作粗浅的道德说教,才能进入民众的生活之中。因此,僧侣们在传播佛教教义时,往往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民众的兴趣,进而达到传......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