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颁布实施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远远滞后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适用的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呈现出不少弊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势在行。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关于会计原则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不能充分、完整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负债,对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估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有效性:一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收入、支出仅包括以现金实际收入和支付的部分,虽然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但却不反映那些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如一些事业单位拖欠的工程款;也不反映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还的债务,如借款利息,这就使得当期收入和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不全面。二是经常存在每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如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并非每年都会发生,而固定资产的使用损耗是逐年发生的。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的年度,根据收付实现制将修理费直接计入支出,造成当年支出增大,结余减少;同样,有些收入是本期一次性收取,但要涉及若干期如培训费收入,在培训费收取的当期,收入有大幅增长,以后则可能出现负增长现象,特别是在各期培训费收入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使得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就不具备可比性。三是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只能提供基于现金流入流出的财务信息,无法提供更为全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准确判断。
(二)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很多应计事项未得到及时确认和计量,导致会计报表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例如,某些长期投资项目的收益未能在当期体现,而是在未来某一时点集中反映,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也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时效性和准确性。其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足。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难以满足内外部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在预算执行情况、资产管理效率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使得管理者和社会公众难以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事业单位的真实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最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差。不同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增加了会计信息的比较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内部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机制,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和防范作用。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即使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严格执行,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和重要业务环节的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容易引发各种财务风险。此外,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难以量化和评估,不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然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会计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不当。二是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较弱,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部分会计人员对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的应用不够熟练,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三是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不高,存在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会计行业的形象。四是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不足,许多会计人员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未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面对上述问题,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一套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化会计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会计核算基础的转变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加真实、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同时,也要注意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的平稳过渡,避免因核算基础的变化给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财务压力和管理混乱。
(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和责任主体,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特别是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资产管理状况、重大投资项目进展等方面的披露,增强会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三)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强化内部控制执行,提高内部控制效果。要特别重视对关键岗位和重要业务环节的控制,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四)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类会计培训和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自觉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激励机制,为优秀会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和原则,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同时,还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共同开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