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入礼拜的意思。依笔者所了解与接触到「敬拜赞美」的歌都是较短,很多是采用圣经节为歌词,而其音乐大多数是属于流行的或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福音诗歌之类的曲调,且99%以上来自西洋或是东方人模仿西方风格所写的歌,偶尔也可听到一两首属于以色列的民歌。唱「敬拜赞美」的歌还常带有动作,有拍手、跳舞、铃鼓,还有大的音响器材伴奏,如电子合成器、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且台上主要歌手每人都有一支麦克风,这些都是「敬拜赞美」特殊的现象。听到这种音乐,有时会令人怀疑身在什么地方。许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主日,一位老太太要去教会礼拜,当走到教会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传出大声的音乐,好像去到歌厅,她心想是否走错了,再仔细一看,没错,这确是她的教会,但怎会台上有一群年轻人在大声唱歌、跳舞并以重金属乐器伴奏,这位老太太想「我来错教会了,我的教会不是这个样子!」不错,这个教会正在「敬拜赞美」。年轻人要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礼拜本无可厚非,只是不可不考虑到教会中还有其他不同的人及不同的需要,这是今日许多做「敬拜赞美」的教会应当考虑的。以刚才示范「敬拜赞美」的四个团为例,他们不管唱几首不同的歌,风格虽不一样,但伴奏法却是一成不变,他们手舞足蹈的肢体动作许多都与歌词毫无关系,有点让人感到是在作有氧舞蹈(aerobic dance)或娱乐而已,很难想像是在敬拜上帝。像今天这个研习会最需要听这种演讲的正是这些年轻人,可惜他们「表演」完了就离开。他们虽有心赞美、敬拜神,但他们是否看表演重于领受上帝的话语,以至于忽略了受教的机会。

  二、「敬拜赞美」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影响

  从文化背景来看,「敬拜赞美」的形式深受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西方流行音乐、电影、时尚等元素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包括宗教领域。基督教中的「敬拜赞美」便是这一全球化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不仅吸收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还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本地文化的特色,形成了一种新的宗教表达形式。然而,这种形式的「敬拜赞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年轻群体中,「敬拜赞美」因其轻松、活泼的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成为吸引年轻人参与教会活动的重要手段。但在另一些地区,尤其是传统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这种形式则可能引起争议,被视为对传统宗教仪式的冲击。

  三、「敬拜赞美」的神学反思

  从神学的角度来看,「敬拜赞美」的实践需要深入探讨其神学基础。敬拜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灵深处对上帝的敬畏和爱慕。《圣经》中多次强调,真正的敬拜应当是从内心发出的,是对上帝真实信仰的体现。因此,任何形式的敬拜赞美都应当以真诚的心灵为基础,避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同时,教会作为信徒共同体,应当注重培养一种包容性的敬拜文化,既能满足年轻人追求新颖、活力的需求,也能照顾到老年人对传统仪式的尊重。这样,教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敬拜的共同体」,让每一位信徒都能在其中找到与上帝亲近的方式。

  四、「敬拜赞美」的实践建议

  针对当前「敬拜赞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多元化敬拜形式:教会应当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敬拜形式,既保留传统的礼拜仪式,又引入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形式。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敬拜赞美」时段,供那些喜欢这种形式的年轻人参与;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更加庄重的传统礼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教会能够更好地服务不同年龄层的信徒,促进教会内部的和谐共处。

  2. 强化敬拜教育:教会应加强对信徒的敬拜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敬拜的本质和意义,引导他们在参与「敬拜赞美」的同时,不忘内心的虔诚与敬畏。可以通过开设敬拜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提升信徒的敬拜意识,使他们在敬拜中不仅仅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更注重心灵上的成长。

  3. 平衡现代与传统:在「敬拜赞美」的具体实践中,教会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持与时代的同步,又要维护宗教传统的庄重。例如,在选择「敬拜赞美」的歌曲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深厚神学内涵的传统圣诗,与流行风格的歌曲相结合,既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又不失敬拜的神圣感。

  4. 关注敬拜后的成长:教会应当重视敬拜后的信徒成长,鼓励他们在敬拜结束后积极参与教会的各项活动,如小组讨论、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信徒可以在实践中深化对信仰的理解,将敬拜中获得的灵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行道」而非仅仅是「听道」。

  五、结语

  总之,「敬拜赞美」作为一种新兴的敬拜形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问题。教会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这种形式,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敬拜的纯正性和庄重性。只有这样,「敬拜赞美」才能真正成为连接上帝与信徒的桥梁,帮助每一位信徒在敬拜中找到心灵的安宁与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期待更多的教会能够在「敬拜赞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共同推动基督教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