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中互联网成为治理腐败的一个路径选择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大趋势和潮流,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社会生态。通过“无时空缝隙的互动响应”的通道,对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对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方式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公民、政府、社会之间形成了一个具有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崭新的社会形态。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网民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方式多样化、满意度高等特点,网络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网络社会已经到来。互联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治理腐败中也显示出独具风格的作用。这种“互联网反腐”克服了传统方法治理腐败中的不足,塑造了政府的廉政形象,增强了公民对党和政府治理腐败的信心和认同,扩大了反腐的社会效应,壮大了反腐势力,削弱了腐败生存空间。从当前互联网反腐建设来看,各省市都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市(地)一级的开通率达到94%,建立信访网站,如中国廉政网、中纪委信访举报网站,初步实现了反腐倡廉电子化,造就让“权威”甚至是部分部门和地方的“绝对权威”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的形势。从最牛书记张志国、海事局长林嘉祥、“九五至尊”周久耕到领导干部别墅群、公务员出国考察清单,凸显互联网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的作用。
互联网在治理腐败中的作用,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层面。首先从宏观上看,互联网带来权力转移与分散,成为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信息化时代就是“电子民主”的时代,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开......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