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民法法典化价值思索 >

民法法典化价值思索

  我国《民法典》已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了民法法典化的新阶段。关于民法法典化,值得思考的问题依然很多。其中,民法法典化的价值问题尤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正确认识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可为民法法典化活动提供必要性方面的支持。问题很明显,如民法法典化活动无价值,或只有很小的价值,那么这项活动就没有必要。其二,科学确定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可为民法法典化活动提供方向。凡是活动均需要方向,以使活动者知道自己正朝哪个方向走,从而判断走得对不对,是否需要纠正。民法法典化活动能否实现其预定目的,能否成为一部真正保护人民私权的法律,这与民法法典化价值的确定关系密切。

  一、价值和法律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价值是表征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一讲到价值,必然涉及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简而言之,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建基于唯物主义哲学,从实证角度阐释了价值的涵义,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当得到坚持。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他先进的文化思想,这正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西方政治学中,“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即目标、爱好、希求的最终地位,或者反映人们关于美好的和正确的事物的观念”。价值既表征关系,又表征意义。就表征关系而言,价值反映人与外界的关系,揭示实践活动中人的动机和目的。就表征意义而言,价值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功能和属性,这种功能和属性对人有着某种积极意义。在法学历史上,法律价值备受重视。庞德曾说:“在法律史的各个时期,对价值准则的研究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

  法律价值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功能和作用,还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法律的期待和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法律价值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而在现代社会,法律则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探讨民法法典化的价值,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还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确保民法典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定位

  民法法典化的价值定位,是整个法典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首先,民法法典化应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明确规定,本法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民法法典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即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民法法典化应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民法法典化的重要价值导向。民法典通过确立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信原则等一系列基本原则,确保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平等的地位,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民法典还特别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确保他们在法律面前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实现社会公正。

  再次,民法法典化应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不断涌现,这对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民法典通过创新性的法律制度设计,如设立知识产权专章、完善合同法、强化环境保护等,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例如,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不仅有助于激励创新创造,还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最后,民法法典化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家庭和睦等,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例如,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强调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对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视,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民法法典化价值实现的路径

  民法法典化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机制来保障。首先,要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教育工作。民法典作为一部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其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民法典的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学校教育也应将民法典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素养,为未来社会的法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完善民法典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民法典虽然是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律,但其内容较为宏观,需要通过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来具体落实。因此,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法规,明确民法典各项规定的操作细则,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司法解释机制,针对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作出权威解释,指导司法实践。

  再次,要建立健全民法典的监督执行机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为了确保民法典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政协的民主监督等方式,对民法典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鼓励公众参与法律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不断推进民法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完善。因此,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应加强合作,围绕民法典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民法法典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民法典的不断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总之,民法法典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立法者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法典真正成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人民意志、促进社会进步的好法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