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集中观看了《政治掮客苏洪波》警示教育片。通过观看,我从中得到警醒、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了敬畏心,为“不想腐”打牢了坚实的基础。该片对不法商人苏洪波充当政治掮客,与白恩培、秦光荣、曹建方等人勾结,严重污染和破坏云南政治生态的行为进行了案件透视、深度剖析。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走向犯罪的深渊,主要有四个共同特点。
一是“位高权重”却又精神缺“钙”。这里的“位高权重”是相对来说的。这些人都曾担任过“一把手”,随着职位的升高、权力的增大,他们本应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严防腐败侵蚀。然而,他们却放弃了党性修养,背弃了为民宗旨,最终迷失了方向、行而不远。秦光荣、白恩培把苏洪波奉为座上宾,曹建方对他毕恭毕敬,这种现象导致其他干部也纷纷前来巴结,苏洪波的官商圈子越来越大,能够办成很多事,进而把手伸向经济领域,让一些干部成为他获取利益的工具。许多党员干部步入歧途,根本原因在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得不牢、出了毛病。理想信念滑坡、信仰失去支撑,其他一些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有的把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看成是空头理论,认为是形式主义,是软任务;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即使学习,也只是做做样子,装点装点门面;有的以教育者身份教育下属,很少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接受教育。这些人把当年面对党旗的铮铮誓言和庄严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致于在种种诱惑面前迷失了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了原则立场。
二是“权力集中”却又缺少监督。这些人在位期间大权独揽、唯我独尊,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拒绝接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各方面的监督,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渐麻木不仁,最终一步步陷入腐败的泥潭。这种情况包含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他们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变得骄傲自满,有的甚至从骄傲发展到骄横,目中无人、目中无党,对自己的岗位、对党纪国法、对手中的权力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客观原因则在于监督机制的缺失或失效,使得他们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例如,有的地方和单位党内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不浓厚,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未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此外,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纪检监察机关未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提醒和制止,从而助长了个别领导干部的侥幸心理和冒险行为。
三是“圈子文化”盛行,形成利益输送链。这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往往在自己的圈子中寻求支持和庇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利益输送链。这种“圈子文化”的盛行,不仅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和规矩,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例如,苏洪波利用自己与白恩培、秦光荣等人的关系,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官商关系网,通过各种手段谋取私利,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违反党纪国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坚决破除“圈子文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是“家风不正”影响恶劣。这些落马的领导干部往往家庭关系复杂,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国家利益。例如,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儿子白洋等人,利用白恩培的职务便利,大肆敛财,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秦光荣的儿子秦岭也涉及多起腐败案件,其行为严重影响了秦光荣的声誉,也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家风不正是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加强家风建设,严格要求家庭成员,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也是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只有家庭和睦、家风正派,才能更好地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落马领导干部的共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既有个人主观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当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特别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观看《政治掮客苏洪波》警示教育片,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努力成为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好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党的要求,认真履职尽责,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