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蕴涵着新的机遇。认真分析挑战,努力把握机遇,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提出新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凸显了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并使结构性矛盾趋于尖锐,急需出台组合性政策措施予以解决。我国就业的总体特点是“四大一突出”,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还面临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仅造成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或处于工作岗位不稳定、薪酬降低的状态,而且使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渠道部分堵塞,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就业困难,使本已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并暴露出技能型劳动者短缺、劳动者教育培训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面对严峻而错综复杂的就业局面,在常态下解决就业、失业的政策措施已显不足,急需采取宏观与微观、应急与长效、直接与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临时性措施与长效机制、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等诸多关系。过于依赖外需和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向以内需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从外部需求减少还是从生产企业工资提高来看,我国的外需和外部投资都很难继续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更多地立足于内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保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途径是逐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这意味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必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20xx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信贷支持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其次,要优化就业结构,引导和支持劳动者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转移,提升就业质量。这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还需要企业和劳动者自身共同努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此外,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应当加强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对于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的职业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特别是要关注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就业援助等措施,确保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新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的就业形态不断涌现,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如电子商务、网络直播、远程办公等,这些新兴领域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劳动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因此,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就业空间。
同时,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各界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个人则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举措,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