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关于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探讨研究 >

关于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探讨研究

  纵观建国以来的历次税制改革,与之相配套的是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而国家税收管理思路的变迁始终以基层税收专管员制度为依托。伴随着税制改革的征管改革,不论是“征、管、查”一体化模式、“征、管、查”内分离模式,还是“征、管、查”三分离模式,都涵盖了税收专管员制度的变迁。因此,不断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对于落实税收政策,规范税收执法,提高税收管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税收管理员制度为依托的征管改革历程及其税制背景

  建国60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为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进行的建立新中国的税收制度、修正、改革、简并税制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至1993年,为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而进行的“两步利改税”及对原有税制不断调整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后,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全面改革税制阶段。随着各个时期税制结构的变化,我国税收征管模式以及基层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与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征、管、查”一体化管理模式(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指固定干部按照区域、行业或性质管理固定工商户的制度。“一员到户,各税统管”是其特征。这一阶段的税收征管模式较为简单,税收管理员负责征收、管理和检查等所有工作,这种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效地保证了税收任务的完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种模式逐渐显现出效率低下、管理粗放等问题,难以适......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