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维权意识更是快速提高,由此对公安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公安机关一直在进行改革,执法理念也一直在创新,但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巨大差距,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不尊重,在执法办案中较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待提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执法公信力的内涵及意义,全面剖析当前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社会公众的信任度,逐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一、执法公信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执法公信力的基本内涵。执法公信力,从词义上看,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执法”、一是“公信力”,显而易见,“执法”是针对我们公安机关而言的,公安机关是执法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而“公信力”主要是对受众者而言的,公信力的形成是由公众通过心理活动理解后构筑的。因此,执法公信力本身是一个蕴含着双重维度的概念,其核心是执法对社会公众的信用与社会公众对执法的信任。通俗一点理解,执法公信力就是有理有据执法,公众“心悦诚服”守法。再来看“公信力”一词,我们分开来解释,它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公”、“信”、“力”。所谓“公”是指“社会公众”;“信”即信任,也指“公共信用”,是公安机关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力”指强度,是受众对“信”的理解度。可以说三个字分别从范围的普遍度上、信赖的尊敬度上、认同的纵深度上概括了公安执法行为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最初我们强调的“四句话”,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进而使社会公众执法、守法、敬法、畏法。
(二)执法公信力的主要特征
主体的相容互动性。前面提到执法公信力是执法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而所有执法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都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与认可。这种支持与认可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互动。一方面,公安机关需要通过公正、透明、高效的执法行为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公众也需要通过积极参与、监督和反馈,促进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种相容互动性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增强执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 行为的规范性。执法公信力的建立,离不开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的执法行为,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同时,还应注重执法方式的人性化,避免因执法手段不当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规范化的执法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效果的可预见性。执法公信力的高低,往往与执法效果的可预见性密切相关。当公众能够预见到执法行为将带来的积极结果时,他们更愿意配合和支持执法工作。反之,如果执法行为的结果难以预测,甚至经常出现负面后果,那么公众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个案的公正处理,还要注重长远的社会效益。通过科学合理的执法策略和方法,确保执法效果的正面性和可预见性,从而增强公众对执法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4. 社会的参与性。执法公信力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公安机关应当积极构建开放、透明的执法环境,鼓励公众参与到执法监督和评价中来。通过设立举报投诉渠道、开展执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新闻舆论的力量,加大对典型执法案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二、当前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原因
尽管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执法公信力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公安机关执法效能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支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执法行为不规范。尽管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执法人员存在执法随意、滥用职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案件的处理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执法行为的不规范现象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下,公众很难建立起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进而影响到执法公信力的提升。
2. 信息不对称。在执法过程中,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增强执法公信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执法信息公开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导致公众对执法行为的了解不够充分,进而产生误解和猜疑。例如,在一些重大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封闭,公众无法了解到案件的进展情况,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负面反应。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公众对执法工作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执法公信力。
3. 执法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公安机关的执法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执法资源的匮乏,导致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执法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执法压力较大,也存在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执法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
4. 法律法规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违法犯罪形式不断涌现,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需求。例如,在网络犯罪、新型金融犯罪等领域,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面临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执法的效果。这种法律法规滞后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公安机关执法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信任。
三、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面对上述影响执法公信力的问题,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应当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依法依规办理,杜绝执法随意、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通过规范化的执法行为,树立起公安机关公正、廉洁、高效的执法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
2. 推进执法信息公开透明。公安机关应当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执法信息公开透明。例如,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执法动态、典型案例等信息,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到公安机关的执法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公众开放日等形式,增进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了解和认识,消除误解和猜疑,增强执法公信力。
3. 优化执法资源配置。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执法资源,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得到有效覆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引进人才等方式,提升当地的执法能力。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执法效率,缓解执法压力。通过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效能,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
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公安机关应当积极配合立法机关,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确保法律法规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网络犯罪、新型金融犯罪等领域,应当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公安机关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公安机关执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信任。
总之,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机关自身、社会各界以及立法机关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执法公信力的全面提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