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医共体改革现场推进会召开后,县委迅速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传达学习市委部署要求和安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整改促升级,以创新促改革。在学习了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推动中医医共体特色建设,出台了《xx县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升级版实施方案》,创新“六抓六促”举措,致力于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升级版,全力推进“全市走在前、当典型,全省当标杆、争一流”的工作目标。
一、抓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促升级。一是深挖中医名家历史。依托文献记载和历史古迹华骨冢,挖掘东汉名医华佗的故事,规划建设华佗中医文化主题公园和华佗国医馆,同时挖掘宣传xx县籍清代名医李鼎玉、御医刘璞、刘璐等中医名人,打造具有xx县特色的中医先贤文化。二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规划在城区建设中医文化一条街,乡镇(街道)建设中医文化长廊,村文化广场、卫生室建设中医药文化墙,营造县乡村三级中医文化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拓展中医宣传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线上通过融媒体、微信、抖音、今日xx县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知名中医及中医药知识,持续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线下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养老机构“六进”活动,引导群众了解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主动接受中医药服务。
二、抓医疗服务阵地建设促升级。一是实施中医场馆普及工程。在县级两个医疗集团牵头医院设置中医药服务专属病区,县人民医院投资30万元建设中医诊疗区,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实施村级中医药服务阵地建设两年提升计划。县财政预算3000万元,首期投入1000万元,新建21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试点推进100个村级中医服务室建设;后期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完成全县剩余478个村卫生所中医服务室建设,实现乡、村中医馆室、中医诊疗“全覆盖”。二是打造中医药特色诊疗样板。实施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打造中医药特色诊疗示范点,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三是优化中医药服务流程。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体系,优化中医药服务流程,提高中医药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中医药需求。
三、抓中医药人才培养促升级。一是加强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省内外知名中医药院校合作,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定期举办中医药培训班,提升现有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是实施中医药人才引进计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来xx县工作,特别是引进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中医药专家,带动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是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支持中医药师承教育,鼓励名老中医带徒传艺,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同时,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医药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四、抓中医药产业发展促升级。一是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依托xx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重点培育一批优质中药材品种,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二是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延伸。支持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中医药保健品、药膳食品等衍生产品,拓展中医药产业链,增加中医药产业附加值。三是打造中医药旅游品牌。结合中医药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项目,如中医药养生体验、中医药文化展览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五、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促升级。一是建设中医药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县中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实现中医药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提供数据支持。二是推进智慧中医药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中医药服务平台,提供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电子处方等便捷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三是加强中医药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中医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六、抓中医药政策支持促升级。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支持中医药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二是完善医保政策。将更多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三是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简化中医药服务机构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通过以上“六抓六促”举措,xx县将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市走在前、当典型,全省当标杆、争一流”的工作目标,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xx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