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察党员同志“德”的问题范围比较大,笔者能力有限,仅就自身较为熟悉的教师队伍来浅谈。社会对教师队伍师德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多年,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师德考核的量化标准。要想真正有效地对师德进行考核,首要的问题是对“德”这一概念有清晰深刻的理解。在汉语中,“德”字最常见的组合是“道德”,因此,我们理解“德”时,应首先从“道”的角度出发。“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形无迹,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或触摸到,只能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而“德”,则是“道”的载体,是“道”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能够直观看到的行为表现。因此,“德”是我们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的前提,其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求去行动。经过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我们对“德”的理解也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延伸。
首先,《荀子·非十二子》中提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要具备“德”,就需要做到“问”、“学”、“让”。这里的“问”不仅是指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勇于提问,更是指在面对未知或不确定的事物时,保持一颗谦逊求知的心态;“学”不仅是知识上的学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完善;“让”则体现了一个人在成就面前的谦逊态度,即使有能力也不自傲,而是懂得分享与合作。这种综合的品质,正是“德”的重要体现。
其次,《易·乾卦》中有言:“君子进德修业。”唐代学者孔颖达对此解释为:“德,谓德行;业,谓功业。”这说明,“德”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修养,更是一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一个有“德”的人,不仅在个人品德上有所建树,更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这种“德”包含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人们不仅要提升自我,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德”的内涵。
再者,从“道德”一词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恩德”的概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刻石颂秦德。”这里的“德”指的是秦始皇对国家和人民的恩德,通过刻石立碑的方式被永久铭记。这种“德”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恩情,更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是对历史和未来的责任担当。在现代社会,这种“恩德”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不仅要感谢那些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更要感恩社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一切,从而激发我们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动力。
此外,“德”作为动词时,可以理解为“感激”或“恩惠”。《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句话:“臣不德君。”这里的“德”字即为“感激”的意思。这种用法虽然较为少见,但同样揭示了“德”的另一层含义,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学会感激他人的付出,珍惜每一份情谊,也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德”还可以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尤其是在人伦关系中,它特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思想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多个方面。这些品质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更是其外在行为的指导原则。在现代社会,尽管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基本的道德准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职场工作,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客户,一个有“德”的人总是能够以真诚的态度、友善的行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综上所述,“德”的意义十分丰富,既包含了顺应自然、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精神,也涵盖了自觉遵守社会法律规范、不断学习进步、有爱心并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德”更是其职业素养的核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师德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培训、考核评估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教师作为社会的良心,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重任。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