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新形势下提升民政救灾应急能力的探讨 >

新形势下提升民政救灾应急能力的探讨

  xx县位于xx省西部、xx市北边,全县土地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xx万,其中农业人口xx万。由于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境内山高路险,丘陵地貌,xx两大河流穿越全县19个乡镇,一直以来是洪涝、山洪、泥石流、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域,以每年5—10月份最为集中。笔者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乡镇基层,进入县机关后也走访了全县绝大部分山村角落,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政服务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做好新形势下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对于减少偏远山区县人民因灾致贫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救灾能力现状

  (一)人力单薄。20xx年,我县设立专职民政员编制,按每万人配备1名专职民政员的标准,30个乡镇共配备专职民政员48名,在全省开创基层队伍建设先河。然而,过去的几年中,随着人员的变动,大部分偏远乡镇仅仅能保持1名民政员,且挂靠社会服务中心,同时承担民政、劳动及党政其它中心任务,逐步返演成过去那种“万金油”式的基层干部。干部中年轻人居多,女性占相当大比重,结婚、买房、生育、驻乡、子女养育、老人赡养等多方面压力,要专心搞好民政事务,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灾害实际抗救、信息上报过程中,其他部门、基层领导成了民政救援的主力军,工作规程、专业流程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同时,县级部门人员力量配备也极其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缺一个不可,面对来自上下的方方面面工作,往往有限的精力只能被动应付,头疼治头,脚痛医脚,很难说救灾社会效益。

  (二)财力有限。作为一个老工业县区、传统农业山县区,省级贫困县,县级财力捉襟见肘,面对建设时期各行各业,大部分工作开展处于“自力更生”的局面,属于典型的伸手财政。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车辆、通讯视频等方面的配备建设基本上全靠上级支持和捐赠。即使如此,由于资金不足,现有的设施设备也难以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导致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常常因为设备老化、功能不全而影响救援效率。此外,由于经费紧张,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进一步削弱了救援能力。

  二、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警机制不健全。尽管近年来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单一,覆盖面有限,往往导致灾害发生时,群众无法及时获取信息,错过最佳逃生时间。加之部分地区的气象监测站点分布不合理,数据采集不全面,使得预报准确率不高,增加了灾害风险。

  (二)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虽然各级政府都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实战演练,相关人员对预案内容不熟悉,导致在灾害发生时,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力,应急响应速度慢,救援行动效率低下。此外,一些预案过于原则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灾害环境。

  (三)公众防灾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群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这是“天意”,无法避免,因此缺乏主动防范的意识。加之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许多人在灾害来临前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损失加剧。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闭塞,群众获取防灾知识的途径有限,防灾意识更为薄弱。

  三、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针对目前基层民政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民政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等措施,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鉴于当前我县财力有限,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加快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大覆盖面,提高信息发布速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气象监测站点建设,优化布局,增强数据采集能力,提高预报精度。同时,还要加大对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车辆、通讯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有效提高救援效率。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普及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防灾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掌握基本的防灾技能。同时,学校也是开展防灾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将防灾减灾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操作流程,确保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演练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跨部门协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此外,还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调拨所需物资,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的防灾减灾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综合防御能力,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xx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