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一傅歆童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孩子,大大的眼睛,很是可爱。她不太喜欢说话,不喜欢和别人玩,总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刚开始,我们总以为她还比较小,可能没有适应这个环境,但后来发现,童童总喜欢在手里握着个什么东西,而她手里的东西也是整天都在变化着,会儿是小珠子,一会儿是糖果。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她在干什么事情,总要紧紧地拽着手里东西不放。如果拿走她手上的东西,她便会大叫大闹。又是一中午午睡的时间,童童和以往一样,最后一个进了午睡室。教师:“童童,把手里的东西给王老师替你保管好吗?”童童:“不要。”教师:“你拿在手上睡觉会丢掉的。”童童:“不要。”教师:“先放在我这里,睡醒了马上还给你。”童童:“不要……我要自己拿着。”
针对童童的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观察与分析。童童的行为模式显示出她对于某些物品有着强烈的依恋感,这种依恋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更可能是她面对新环境、新人群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帮助童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我们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引导她放下手中的“宝贝”,参与更多的集体活动。
首先,我们增加了与童童的个别交流时间,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逐渐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童童对某些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小动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她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勇于尝试和改变。通过这些正面的引导,童童开始愿意尝试放开手中的物品,参与到一些简单的集体活动中来。
其次,我们鼓励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多与童童互动,创造更多共同玩耍的机会。起初,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童童的沉默寡言让她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通过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游戏,如拼图比赛、接力赛等,童童逐渐开始与同伴有了更多的交流。每当她完成一个小任务或是与其他小朋友合作成功时,我们都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以此增强她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此外,我们还定期与童童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并分享我们在幼儿园的一些教育策略。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童童提供了一个更加和谐、支持的成长环境。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让童童在家中也能感受到来自成人的鼓励和支持,这对于她克服内心的障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童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紧紧握住手中的物品,而是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与小伙伴们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童童甚至主动牵起了一个小伙伴的手,这一小小的举动,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世界的巨大转变。童童的变化,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体现,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实录二这是发生在元旦“三个一”体育锻炼测查时的一幕。我们中班的孩子要求学会拍皮球,每个孩子在测查之前都在教室里拼命地练习,童童也在阿姨的“注视”下,认真地拍打着皮球。拍完后,我走到她旁边,抱着她高兴地说:“童童真是太棒了,已经能够连续拍皮球了。你真棒!”轮到我们班孩子进行测查了。两个老师很快地给他们排好队,哨声响了……基本上,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正常的水平,正在高兴时,忽然发现站在角落的童童正抱着球一动不动的站着,就好象一根电线杆一样,杵在操场上。“童童,快点拍呀。”阿姨着急地跑到她身边提醒她。可是,童童就好象没听见似的,还是没有想动的意思。“童童,你刚才在教室里拍的很好的呀,赶快拍,你很棒的。”这时我们两个老师也拥了上来。但童童还是一动不动,抱着手里的球看来看去。最终,抱在童童手里的球,一直没有落地。
这次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童童在教室里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但在公开场合却表现出明显的退缩行为,这表明她可能存在着社交焦虑的问题。为了帮助童童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干预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实践,逐步提升她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首先,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童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童童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应对在公共场合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心理咨询师还教给了童童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证明非常有效,有助于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其次,我们调整了体育锻炼测查的方式,将原本的集中展示改为分组展示,减少孩子的压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增加了一些小型的集体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社交技能。我们还特别注意观察童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她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为了进一步巩固童童的进步,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为童童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成长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童童在公开场合的表现有了显著改善。在最近的一次班级活动中,童童不仅顺利完成了拍皮球的任务,还在随后的接力赛中表现得十分出色。她的这一进步,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童童的变化,再次证明了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引导,就能帮助他们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努力为每一位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环境。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