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撑起耕地“保护伞”——某区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xx区强化耕地资源保护责任意识,以xx镇为试点,走出了一条耕地保护“田长+协会”新路子,整合了“官方”和“民间”的力量,增加了监管的“眼睛”和“耳朵”,弥补了国土资源管理一线力量的不足,实现了耕地保护模式和效果的大转变。201x年6月,市领导刘荣喜对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作出批示,该经验被列入“201x年淄博市镇长培训班”课程,在全市宣讲推广,并作为山东省地方改革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
一、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试点情况
田长制是通过政府任命与群众推选,为每一块耕地设立一名监护人,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耕地保护协会作为田长制的有效补充,吸收老党员、老支书、德高望重人员入会,充分发挥入会成员熟悉村情、威望高、群众信服的优势,开展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协助田长进行土地矛盾纠纷调解。xx镇共设镇、片、村、网格四级田长,总田长由镇长兼任,负责定期召开田长会议,研究部署辖区内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制订保护实施办法、考核办法及相关制度等;“一级田长”负责片区范围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实,一般由镇工作片片长担任,每个工作片辖5-6个村,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内“二级田长”做好相关工作;“二级田长”一般由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村情的优势,负责全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监管的巡查、情况上报等具体工作;三级田长由耕地保护协会相关工作人员担任,是耕地保护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直接责任人。经过综合考量及民主推荐,全镇共设总田长1名,一级田长3名,二级田长16名,三级田长112名;作为对田长制的有效补充,全镇16个村同步建立耕地保护协会,配套办公用房,确保协会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必要的办公条件,为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的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田长+协会”制度的有效运行,xx区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形成了从上至下的责任体系和横向到边的协作机制。首先,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耕地保护纳入镇村干部年度考核,与评先评优、绩效奖金挂钩,激发了各级田长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监测等,提高了耕地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再次,强化了法治保障,对于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最后,注重了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的成效
自“田长+协会”制度实施以来,xx区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耕地违法案件明显减少,201x年至202x年间,全区耕地违法案件数量下降了近70%,有效遏制了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另一方面,耕地质量得到了提升,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此外,通过“田长+协会”制度的实施,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如202x年的洪涝灾害中,由于提前预警和及时响应,减少了灾害对耕地的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耕地保护“田长+协会”制度的未来展望
虽然“田长+协会”制度在xx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田长和协会的职责分工,形成更加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田长和协会成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耕地保护队伍。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田长+协会”制度的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要深化宣传教育,持续开展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田长+协会”制度是xx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一次创新尝试,它不仅有效解决了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xx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完善“田长+协会”制度,为守护好每一寸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