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城市运行的“软环境”,社会关心、百姓关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区的城市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立了全省首家村镇清洁运输中心、沟河环境卫生管护队伍,创新清冰雪体制机制,全面开启管理、执法、作业“三位一体”智慧城管新模式等等,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辖区的边界、城郊结合地带、征而未用地块、公共设施未完备地块等人口密集区域,仍然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城市道路“疮疤”无人管等一些城市管理的“盲区”,形成了一个个城市管理的“短板”。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亟待解决:(一)城市管理工作理念有待转变。目前,我区城市管理还未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硬件过硬、管理滞后”的现象还未彻底扭转。一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管理方式上还存在搞突击式、运动式的现象,没有真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一些城市管理顽疾经常反复,浪费了不少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二是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工作还需进一步理顺。各街道对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重视程度不均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城市管理职能不够明晰,街道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二)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有待加强。我区在社区管理、市场管理和道路保洁等项目中还存在城市管理常态化水平上的不足,流动设摊、占绿毁绿、餐饮油烟扰民、违章停车等热点难点问题依然突出,常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循环,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经调研,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露天餐饮整治问题。夏季露天烧烤、夜宵摊超标准排放油烟现象较多,街道和城管执法部门多次联合整治收效不大,部分路段、个别区域和时间段,仍然存在管控不到位、管理标准不高的问题。二是市容秩序问题。占道经营、乱贴小广告、乱倒垃圾等问题在一些区域较为普遍,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且易引发交通安全隐患。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我区城市管理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深化城市管理工作理念,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应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城市管理的相关论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制定长远规划,确保城市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要转变管理思路,从传统的“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让城市管理更加贴近群众需求。三是要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
其次,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合力。一是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任务,避免推诿扯皮,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城市管理所需经费,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再次,加大执法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一是要严格执法,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形成强大震慑效应。二是要创新执法方式,探索推行柔性执法、人性化执法,注重教育引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此外,强化基层治理,夯实城市管理基础。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营造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市民关切,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最后,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提升城市管理成果。一是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定期对城市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持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城市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三是要加强经验总结推广,及时提炼总结城市管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总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开创我区城市管理新局面,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