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基础的广度、党风廉政的宽度、党员宗旨的高度为三维面,构建起一座规范有序、错落有致、畅通无阻的“立交桥”,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夯实党建基础,牢记初心使命,延伸全面从严治党的广度。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取决于坚实的党建基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方面,从党的政治建设出发。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仅要紧盯“关键少数”,更要在全党形成“一条绳、一张网、一面旗”,把全面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另一方面从党的优良传统出发。回溯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战争环境下,我们党把作风建设作为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宝,与不正之风坚决斗争,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把端正党风作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于个案而言,有面对高官厚禄诱惑却毫不动摇的朱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鼓舞着我们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
加强廉政建设,巩固反腐斗争,拓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宽度。“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领导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亮剑”出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韧劲,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不仅是对党的自我净化能力的极大提升,也是对人民信任和支持的有力回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保持高压态势,才能防止腐败现象反弹。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
提高党员宗旨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在制度层面、机制层面下功夫,更要在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上做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宗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增强服务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良好政治生态。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阵地,也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实施农村党建“领头雁”工程、城市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党在基层的坚强堡垒。同时,针对基层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各级党组织坚决整治,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增强监督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的重大创新举措,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职责更加明确、权限更加集中、力量更加充实,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更加高效。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督”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保障。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