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从党中央到省委、市委、县委、乡镇党委,再到最基层的村委,“六级”党的组织是重视再重视!这一切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给广大村民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和事业发展环境,就是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广大村民若干个百分点的幸福指数。从当前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各地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工作经验和模式,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在整治工作中,只有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垃圾哪里去、人居环境怎么变”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村庄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家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才是我们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终极目标。
一、对标对表抓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上级有要求、有指示,群众有期盼、有需求,我们就要对标对表、用心用情,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惠民实事,按照“短期要见效,长期要治本”的要求,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抓紧抓好、抓细抓小,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二、把准原则抓整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原则,既要全面铺开,又要有的放矢,突出道路沿线沿河等整治工作重点;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胡子眉毛一把抓”;三是坚持履行责任层层落实原则,严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镇村主抓、群众主体”的要求,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工作中,突出“四大行动”,进行“大动员”,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群众参加,切实解决群众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深入民心,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机制抓整治。创新工作机制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可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不走过场。此外,还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维护好农村的人居环境。
四、强化保障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来支撑。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同时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再次,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整治工作的要求。最后,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实行奖惩分明,激发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宣传引导抓整治。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对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大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整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和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树立正面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地区和群众投身到整治工作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力量。
六、持续发力抓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始终保持整治工作的高压态势。要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对已经完成的整治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扎实推进各项整治措施落地生根,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