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中的核心作用。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来我国产业发展新方向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引领,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的认识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结合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和本职岗位,谈几点体会:
一、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互为依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发展不再仅仅追求速度,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精准的把握,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关键领域的发展动态要有透彻的认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性、高技术含量和显著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它们的发展速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从幅度的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覆盖范围正在持续扩大,涉及的产业领域日益广泛。无论是新能源、新材料,还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都在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这种广泛的覆盖和多元化的布局,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深度的层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注重数量的扩张,更注重质量的提升。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这些产业正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市场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而且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也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二、构建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构建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三、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其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应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于中西部地区,则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同时,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这些地区补齐短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区域间合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为实现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增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此外,还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建设,防范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五、弘扬新质生产力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沉睡的历史文物“活”起来,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总之,弘扬新质生产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形成、构建、培育、发展和弘扬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