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打击治理网络“套路贷”犯罪的实践与思考 >

打击治理网络“套路贷”犯罪的实践与思考

  “套路贷”是近年来滋生的新型犯罪,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不法分子为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通过构建非法高利放贷平台,成立所谓贷款、投资公司,向不特定人群约定高额利息进行无抵押放贷,进而假借民间借贷之名实施“套路贷”犯罪。此类犯罪跨越区域广、侦办时间长、破获难度大,打击侦破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亟需从理论结合实战的层面,深入分析“套路贷”犯罪特征和打击难点,积极探索有效打防模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套路贷”案件的特点和打防对策。

  一、“套路贷”犯罪现状分析

  (一)社会危害严重。“套路贷”犯罪主要分布于民间借贷市场繁荣的发达地区,多隐藏于民间借贷中,以诈骗类犯罪为主,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讨债手段极易诱发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其他犯罪,甚至导致被害人自杀、卖房抵债等严重后果,严重破坏司法公信力,社会危害较大。

  (二)作案手段智能。随着移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线下“套路贷”犯罪已基本绝迹。犯罪分子转向发展所谓的“贷款超市”,整合各类借款APP,但实质背后出借方均为同一伙人。此类借款APP利用获取通讯录、上传隐私照片等手段,在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资金时,威胁受害人使用其他借款APP多次借款,导致借款人债务越堆越高。

  (三)发案逐年增多。根据我省警综平台数据查询201x年涉“套路贷”案件立案7起,侦破6起;201x年涉“套路贷”案件150起,侦破90起。202x年涉“套路贷”案件3871起,侦破3435起。从中可以发现,发案数每年递增幅度较大,特别是201x年起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始,“套路贷”作为专项斗争重点打击内容呈井喷式增长。

  二、“套路贷”犯罪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立法滞后社会实践。当前,民间借贷发展迅速,借贷形式多样化,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在法律层面对“套路贷”等新型犯罪的界定不够明确,打击依据不足。同时,部分地方对“套路贷”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措施,使得此类犯罪有机可乘。

  (二)监管机制不健全。金融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存在漏洞,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违规操作,甚至与“套路贷”犯罪分子勾结,为后者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也相对薄弱,一些非法借贷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旗号,规避监管,从事非法放贷活动。这些都为“套路贷”犯罪提供了生存空间。

  (三)公众防范意识薄弱。多数受害者对“套路贷”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法律意识,容易被犯罪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迷惑,陷入圈套。特别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些人急于求成,轻信低门槛、快速放款的承诺,最终成为“套路贷”的牺牲品。

  三、“套路贷”犯罪的打防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针对“套路贷”犯罪的新特点,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套路贷”的法律定义,细化打击标准,为司法机关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加大对“套路贷”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各地公安机关应加强与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共同打击“套路贷”犯罪。

  (二)强化监管,堵塞漏洞。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和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严格准入门槛,规范经营行为,防止其成为“套路贷”犯罪的温床。对于违规操作的小额贷款公司和网络借贷平台,应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同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监管盲区,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防范“套路贷”犯罪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部门应将金融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应定期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普及防范“套路贷”的知识和技巧。新闻媒体应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曝光典型案例,警示潜在受害者。

  (四)建立预警机制,实现早发现、早干预。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套路贷”犯罪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网络借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一旦发现可疑线索,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者的损失。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套路贷”。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套路贷”犯罪呈现出跨国化趋势,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境外服务器、虚拟身份等手段逃避打击。为此,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执法合作,共享情报信息,协调行动,共同打击跨境“套路贷”犯罪,维护国际金融秩序。

  总之,“套路贷”犯罪不仅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措施,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坚决遏制“套路贷”犯罪的蔓延势头,为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