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则天下安,农村治则天下治。乡村作为国家行政区划的末端,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石”,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的起点和支点,事关党基层政权的巩固,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老百姓的福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xx县迅速把工作重心聚焦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上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打造百姓福、生态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结合我县乡村治理工作出现的疑点、难点,谈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乡村治理存在的难点问题
基层人才缺乏,乡村治理主体偏弱。村级大部分年轻人员外出务工,对村级事务不关心、参与度不高,留守人员对村级事务无法管理或没有能力管理,影响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xx县总人口xxx万人,202x年仅有组织的劳务就业人数就达xxx万人。村级党员干部“老化”、“断代”问题凸出,换届选举后人员结构,特别是文化程度,仍有差距。xx县第十一届换届选举产生的村两委人员结构中,村委党员人数xx人、占xx%,村“两委”大专及以上xx人、仅占xx%。
2. 乡镇能力有限,乡村治理中心偏软。在乡村治理多元化体系中,乡镇政府是乡村治理的主导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治理的大部分具体事项都是由地方政府承担,乡镇工作人员编制少,任务重,造成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发挥作用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的发展。
3. 村级积累薄弱,乡村治理号召偏差。集体经济的薄弱,大大降低了村“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发展村级经济已成为乡村治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xx县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仅仅靠脱贫攻坚期间的异地置业租金或入股分红等取得收入,收入形式单一且较低。
4. 监督机制不足,乡村治理执行偏难。村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但这些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制度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此外,部分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削弱了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加强乡村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主体能力。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乡村治理的行家里手。二是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和女性干部,改善队伍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2. 加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乡镇政府是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效果。一是科学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和岗位,优化人员配置,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避免出现“一人多岗”、“一人包办”等现象。二是加强乡镇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完善乡镇政府的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乡村治理动力。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拓宽增收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完善乡村治理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地生根。监督机制是保障乡村治理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村务财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务管理的透明度。二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他们依法维权、依法办事,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乡村治理改革,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