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范文 > 某市委书记在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基层治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

某市委书记在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基层治理培训班上的讲话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化认识,在加强基层力量、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基层治理处于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既是公共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更是推动社区认同走向社会认同,社会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源头”。只有在基层治理中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频,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才能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从“基层善治”走向“大国之治”。

  (二)这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问题,表象在社会现象,根源在基层治理。一些地方由于长期忽视基层治理工作,信访事件频发、社会矛盾频生。我们很多工作精力都投入在解决社会矛盾上,仔细分析这些矛盾,其刚滋生的时候都是一些小事琐事,都是我们正常工作中应当积极解决的事,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些小事,没有抓早抓小,再加上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一些小事由推脱变成了矛盾,矛盾再“滚雪球”变成了社会隐患。所以说这些社会矛盾、社会隐患的产生,大都与“微治理”过程中没有尊重群众、不重视基层治理有关。只有不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治理动能,发挥好政治导航、思想铸魂、组织聚力、底部筑基的作用,才能让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三)这是践行为民宗旨的现实需要。基层是社会生活的“微单元”,具有社会利益的发生源、社会矛盾的聚合源、社会秩序的基础等多重属性。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治理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二、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使命感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断提高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基层治理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一批懂治理、会治理的优秀干部,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人民是基层治理的主体,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大受益者。在基层治理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居民议事会、听证会等制度,让群众参与决策、监督执行,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要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三)强化法治思维,依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基本方式。我们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做到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化解矛盾,防止矛盾升级、激化。要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三、聚焦关键领域,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基层治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聚焦关键领域,着力解决影响基层治理效能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以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要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机制,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要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布局,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二)创新农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提升农民素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要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探索农村治理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农村治理格局。

  (三)优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我们要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为契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要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便捷、舒适、安全。要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高社区治理效能,让社区成为城市治理的坚实基础。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和谐。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关键在人。我们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激发工作热情,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典型进行授课交流,帮助基层干部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升能力。要注重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站位。

  (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动力。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合理确定考核权重,突出实绩导向,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要完善奖励制度,对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落实好各项福利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放心干事。

  (三)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廉洁自律。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又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防止“微腐败”问题发生,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总之,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为民宗旨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关键领域,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