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改革任务
一是深入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的精准扶贫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精准识别、挖掘、引导需求,夯实“菜单”基础,围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并在全省推广经验及做法。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扩大“三品一标”生产规模,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着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各乡(镇)及两郊办至少发展壮大1家农业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
二、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入推进“菜单式”产业扶贫
全面实施《xxxx区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xxxx区“菜单式”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发挥农业产业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壮大致富产业、强化利益联结和产销对接,立足问需于民的扶贫理念,坚持“精准瞄准、到村到户”的原则,着力谋划贫困人口的脱贫产业。通过筹备产业要素“备菜”(为贫困户提供可行产业项目菜单)、贫困户“点菜”(由贫困户根据自身发展意愿和能力选择脱贫产业)、职能部门“上菜”(针对贫困户选择的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扶持)。今年以来,针对有意愿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精心编制蔬菜类、药材类、林果类、畜禽类等7大类54个种养殖“菜单”,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点单”生产,并获得相应的扶持政策。截至目前,种植蔬菜24.9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数的71.2%;种植食用菌6000万棒,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累计完成茶叶种植面积1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4.2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数的95%;累计完成精果种植面积21.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数的86%。此外,还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3%,养殖业方面,新增肉牛存栏量5000头,完成全年任务数的85%。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我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二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支持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升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成功注册“xxxx”“xxxx”等农产品品牌10余个,其中“xxxx”牌蔬菜和“xxxx”牌茶叶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四是扩大“三品一标”生产规模,鼓励和支持农户和企业参与“三品一标”认证,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比例。截至目前,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12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以上。
(三)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区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风险共担。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农民合作社1200余家,家庭农场500余家,覆盖农户2万余户。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帮助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录。三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资源,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等环节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目前,全区已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园区3个,智能温室大棚500余座,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达到2万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菜单式”产业扶贫
继续深化“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进一步丰富产业项目菜单,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一是加强产业规划,结合市场需求和地方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二是强化技术支持,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贫困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让贫困户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四是加强产销对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农超对接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持续优化农业供给结构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二是提升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四是严格质量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是推广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发展农业新业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三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