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戴一顶草帽;雨天,披一张薄膜。天刚亮就来到公路上,打碎石,铺路面,除杂草,引积水,精心养护着被乡亲们称作“致富线”的大盛公路。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大盛公路上默默奉献整整26年。他,就是渝北区大盛镇大盛村二组共产党员、大盛公路养护工靳克胜。26年来,他打碎石和片石500多吨,负责养护的这段路被群众誉为大盛的“高速路”。为了养路,他失去了抢救生病儿子的最佳时机,痛失爱子。他婉言谢绝了邻近镇的高薪邀请,他说:“我对大盛公路的感情太深了!”从请缨修建大盛公路,到主动承担起3.7公里的养护任务,26年来,靳克胜甘做一名普通的铺路石。
1968年,当了8年铁道兵的共产党员靳克胜退伍返乡,回到渝北区原大盛乡大盛村二组务农。几年后,乡里决定修建乡公路,靳克胜主动跑到乡政府请缨参战。乡领导知道他是修路的内行,当场就同意了。靳克胜忘我战斗在筑路现场。与其他技术人员一道,一丝不苟地勘测、选址、量线;与民工一起,挥锹修路。午饭是早晨出工时带去的,咸菜下饭吃得津津有味。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大盛至麻柳沱的乡道公路终于修通了。1980年,当地政府决定请靳克胜养护其中一段3.7公里长的路面。从此,靳克胜开始了自己长达26年的养路生涯。无论酷暑和寒冬,他每天上路的时间大多在13个小时以上。养路所需的碎石、条石,靳克胜都是自己打、自己运。26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公路上,极少考虑自己和照顾家庭。20xx年7月的一天早上,年满64岁的靳克胜起床时,发现自己的双腿像灌铅一般沉重,头又晕又痛。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病倒了。再三叮嘱老伴不要告诉别人,怕影响工作安排,但最终还是被乡亲们发现了他的病情,大家纷纷劝他休息,但他却说:“路是我的命根子,一天不上路,我心里就慌。”
靳克胜的事迹在大盛镇乃至整个渝北区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20xx年,靳克胜被评为“渝北区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区党员干部大会上作了题为《心系公路,情洒大地》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深情地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公路养护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为了能让乡亲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许多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靳克胜为榜样,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靳克胜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公路养护工作中,更在关键时刻展现得淋漓尽致。20xx年夏季,大盛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雨袭击,导致多处路段受损严重,交通中断。靳克胜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组织村民开展自救。他带领大家清理路面上的淤泥和落石,修复受损的路面,确保了道路的尽快恢复通行。在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中,靳克胜始终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事后,当地政府授予他“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共同为建设美丽和谐的大盛镇而努力奋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靳克胜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然而,他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热爱丝毫未减。20xx年,靳克胜已经70岁高龄,原本可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依然坚持每天上路巡查,指导年轻养护工人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在他的带动下,一批批年轻的公路养护工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维护大盛公路畅通的重要力量。靳克胜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这条路永远保持畅通无阻。”他不仅传授技术经验,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培训,提升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大盛公路养护队逐渐成长为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多次在上级部门的检查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靳克胜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为民情怀。20xx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靳克胜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靳克胜的敬意和支持,有的寄来慰问品,有的捐款捐物,还有许多人专程来到大盛镇,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这位可敬的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和关注,靳克胜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他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
如今,靳克胜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然关心着大盛公路的发展。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回到曾经奋斗过的路段,看看路况是否良好,与新老同事交流养护心得。他说:“这条路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永远放不下它。”靳克胜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他们以靳克胜为榜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靳克胜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共同书写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