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陈金第】脚手架上的青春与骄傲 >

【陈金第】脚手架上的青春与骄傲

  尽管走起路来不如过去利索,但77岁的老建筑工人陈金第还是喜欢没事在北京城里“到处逛逛”。他最喜欢坐公交车出门,现在的公交车有空调,年轻人都会给他让座,最重要的是,透过洁净的车窗,他可以一路欣赏自己一生都引以为傲的“杰作”。在北京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环内一半以上的老建筑,其内部木框架结构都是陈金第亲手参与建造的。北京展览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市委大楼、人民大会堂,每每路过这些地方,陈金第都会美滋滋地自豪一把:“你看你看,这房子的框架结构,还有里面的木工活儿都是我们做的。”陈金第口中的“我们”,是一支由18名上海籍青年组成的木工队伍。这支名为“胡耀林木工青年突击队”的木工队伍在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名噪一时,是新中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

  曾经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从诞生之初,青年突击队就与“急难险重”的任务捆绑在一起。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第二年。这一年,北京的冬天分外寒冷,一个体现中苏友谊、具有重大外交意义的建筑工程——北京苏联展览馆进入紧张的冬季施工阶段。冬天水泥不易干,如果不加快施工进度,展览馆很可能无法按时交付使用。前苏联专家多洛普切夫提议,成立一支青年突击队,鼓舞青工士气,让青年人冲在前头,抢时间、压任务。1月13日,在工区团委的组织下,胡耀林木工青年突击队在展览馆工地上成立。那时,22岁的青年木工陈金第是突击队青年团员小组长,小学都没念完的他听不太懂领导说的“大道理”,北京人讲的普通话对他来说也是个挑战。然而,面对党和国家的需要,陈金第没有退缩,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成为了突击队中的骨干力量。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建筑材料短缺,工具简陋,工作环境艰苦,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陈金第回忆道:“那时候,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加班到深夜,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经常饿着肚子坚持工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陈金第和他的队友们不仅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还超额完成了许多临时增加的工作量。他们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成为当时青年学习的榜样。1955年,共青团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全国广大青年向北京青年突击队学习,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青年突击队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年突击队的精神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面对国家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青年突击队再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都能看到青年突击队的身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

  陈金第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始终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他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后,我深刻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老一辈的建设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陈金第如是说。

  如今,陈金第依然保持着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了解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在他看来,虽然自己已经退休,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从未改变。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解决邻里纠纷,为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还经常受邀到学校、企业等地进行宣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陈金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坚信,只要广大青年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就一定能够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陈金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旨在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x-2025年)》的实施,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深入推进,再到“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的广泛开展,无不体现出党和政府对青年群体的深切关怀和支持。这些举措不仅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平台,也为青年突击队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陈金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广大青年能够紧密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陈金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史的缩影,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