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加强我市道路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构建高效低碳的道路运输体系。一是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推进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目前,全市共有公交企业X家,公交车辆X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X辆,新能源公交车X辆,纯天然气公交车X辆),公交线路X条。二是积极推进“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工程,推广智能交通管理,努力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条件。
(二)加大营运车辆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XX年第11号),加强对已进入道路运输市场车辆燃料消耗量指标的管理,对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或者经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不得允许继续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按上级要求配合做好现有油罐车实施油气回收工程改造工作。配合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外地高排放机动车转入管理,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辆,不予办理营运登记手续。
(三)加大公交、出租车辆污染防治力度。一是建立公共交通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核查和准入制度。严格把好源头关,实行尾气排放一票否决制。在审批新购、新增、更换营运车辆时要严格把好车辆燃油消耗量核查关,对不符合限值标准的车辆不予配发《道路运输证》,严禁排放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进入营运市场。二是加快淘汰老旧车辆。积极鼓励公交、出租企业淘汰老旧柴(汽)油车辆。对原有暂时不能报废的营运客货车辆,督促运输企业采用发动机的更新、大修等方法进行治理。三是加强维修企业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动车排放型式核准目录》,落实抽查制度,严禁维修企业维修报废的机动车,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
(四)组织开展“禁磷、控磷”工作。充分利用对车辆维修企业进行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的契机,积极宣传环保理念,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维修技术的应用。通过定期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维修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促进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存在问题与挑战
尽管在道路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环保措施。二是老旧车辆淘汰进展缓慢,部分企业因资金紧张或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老旧车辆淘汰工作推进困难。三是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存在瓶颈,如充电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影响了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四是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市民对绿色出行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影响了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率。
针对上述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增强企业和市民的环保责任感。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开展专题报道,展示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购置新能源车辆补贴、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交通建设。
(三)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车辆使用环境。加快推进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解决新能源车辆充电难、加气难的问题。研究制定新能源车辆优先通行、免费停车等优惠政策,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吸引力。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实现充电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定期公布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断深化道路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为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贡献力量。我们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化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环境污染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市道路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谱写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