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张可山走到哪,都会受到村民的欢迎。26岁当上村支书,为了让巴沟人吃饱饭,积劳成疾,32岁便切掉一叶肺。63岁时,满身疾病、已是千万富翁,却再次出山当起月薪480元的村支书,一心要将巴沟打造成“微缩版郑东新区”。然而,天不遂人愿,他走得太早……他叫张可山,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他,是个富翁,拥资千万。63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企业,一个月领480元的“工资”,成了巴沟村支部书记。他倔强,凡事必争第一,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雷厉风行,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还是个烟鬼,一天三四盒,烟灰缸的烟头经常堆成金字塔,毫不顾及自己仅剩一叶的肺。他,就是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可山。他把脏乱差的巴沟,打造成满是鲜花、杨柳、公寓楼的现代化村庄。至今,巴沟人仍在使用着40年前他带着大伙修好的灌溉工程,那次工程他献出了自己的肺。这次,他为巴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身世三升米将他换给了养父母。所有坚强和品格高尚的人,总有着艰辛的经历。1942年,父母老来得子,生下了张可山。儿时的他就下田干活,而且总是吃不饱。13岁那年,对他来说是幸运的,他到兰州刘家峡水利中专上学,因为在学校就能免费吃饱饭。一年多后,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张可山退学了,开始给人拉架子车,到荥阳走个来回,他靠这个养活了父母。和他一起长大的焦德水说,张可山是个苦命人,却是个在苦命中坚强的人。父母去世后,有人告诉他,他是抱养的,他的亲生父母为了三升米将他换给了养父母。后来,自然灾害,许多人饿死了,不想饿死的人选择去乞讨。可张可山不乐意,他觉得这样没骨气,“总有别的办法”。
张可山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1965年,这一年,他26岁,被选为巴沟村的村支书。当时,巴沟村贫穷落后,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极低。张可山深知,要想改变现状,首先得解决吃饭问题。于是,他带领村民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引进新品种农作物,逐步改善了村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在他的努力下,巴沟村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村民们终于不再为温饱发愁。然而,长时间的劳累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张可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71年,32岁的张可山因肺部疾病严重,不得不切除了部分肺组织,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一线,从未退缩。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张可山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巴沟村的发展。20xx年,63岁的张可山再次出山,担任巴沟村的村支书。这一次,他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让巴沟村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现代化转型。张可山深知,这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为此,他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引进外来投资,同时加强村民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巴沟村先后建起了多座现代化的农业大棚,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产品的高产高效。此外,他还特别重视村庄的美化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使巴沟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乡村。
然而,就在巴沟村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之际,张可山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加之年轻时留下的病根,使得他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xx年,张可山因病逝世,享年75岁。消息传来,全村上下悲痛不已。村民们自发组织悼念活动,表达对这位老支书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张可山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的拼搏意志,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爱戴和尊敬。在张可山的精神感召下,巴沟村的村民们团结一心,继续沿着他指明的方向前进,努力将巴沟村建设成为更加美好的家园。
回顾张可山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村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不仅为巴沟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张可山的事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具体体现。他用一生的奋斗,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张可山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