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的6月17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此前两年零八个月,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后两年十个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时任中国核工业四零四厂厂长、93岁的周秩老人忆及当年,仍然激动不已。今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弹指一挥,甲子轮回。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为国家富强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伟大历程,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昭示世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北京市北海公园附近有一条名叫文津街的小街。沿文津街向西不远就是“北大红楼”——90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在这里把“赛先生”请进了中国。1949年11月,文津街北侧的3号院成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的院部机关所在地,对面就是中南海——自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事业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60年来,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党中央总是挺立潮头,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社会进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党中央无不高瞻远瞩,为科技事业的进步规划蓝图。
共和国诞生初期,国家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安全没有可靠保障;国际上,面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在严峻形势下,以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为重点,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开启了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壮丽篇章。这一时期,无数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不畏艰难,以国家利益为最高追求,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也为后续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科技创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会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此后,党中央根据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如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863”计划、“973”计划等,极大地促进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20xx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科技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我国科技创新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更高层次的竞争压力。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更加辉煌的科技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力,不断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