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汇报范文 > 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

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实际、积极推进,现已取得良好成效,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目标任务。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推动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任组长,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美丽办,具体负责工作协调、组织推动、政策保障和督导考核;乡镇是组织实施责任主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负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负责。

  (二)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农工委、爱卫办、县环保局、交运局等专项行动牵头单位按照职能分工,承担政策制定、工作指导、组织推进、验收评价等职责,制定专项方案,围绕各自任务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督导调度。把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列为全县“七大攻坚行动”之一,人居环境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每周调度,在县党政联席会上通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对重视不够、开展不力、进展缓慢的项目和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加快进度。县美丽办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巡查、日常督查,对照时间节点,建立专项工作台账,每月一汇总,将考评结果与奖补资金直接挂钩,督促抓好工作落实。

  二、工作完成情况

  生活垃圾治理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一是开展了积存垃圾集中清理行动。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突击月”行动、春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对村庄内外、河渠坑塘、道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等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共清理垃圾杂物22万吨、清理坑塘4319个。历史积存垃圾清理率100%。二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为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我县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通过设置分类垃圾桶、开展分类知识宣传、组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提高了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全县已有80%以上的行政村实行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率达到30%以上,有效减轻了垃圾处理压力,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三是完善垃圾收运体系。为确保垃圾及时清运,我县投资20xx余万元,购置了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00余台,建设了标准化垃圾中转站15座,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垃圾收运网络。同时,建立健全了垃圾收运管理制度,明确了收运标准、频次和路线,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此外,还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了专业环卫公司参与垃圾收运服务,提高了垃圾收运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强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解决垃圾末端处理问题,我县加大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达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该厂自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处理垃圾10万余吨,发电量达到20xx万千瓦时,不仅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难题,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厕所革命扎实推进。一是全面摸底调查。为精准掌握农村改厕需求,我县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组,逐户开展改厕需求调查,建立了详细的改厕档案,为科学制定改厕计划提供了依据。二是科学选择改厕模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我县因地制宜选择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改厕模式,如水冲式厕所、三格式化粪池厕所等,确保改厕工作既符合卫生标准又便于群众使用。三是严格施工管理。为确保改厕工程质量,我县制定了严格的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组建了专业施工队伍,加强了施工过程监管,确保每户改厕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改厕2万户,改厕普及率达到80%,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污水治理成效显著。一是编制规划方案。为科学指导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我县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明确了治理目标、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为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推进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我县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10座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50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三是加强运行维护。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我县建立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了维护责任和标准,配备了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开展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四是推广生态治理。为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我县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模式,如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等,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一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为提升村容村貌,我县广泛开展了以“三清一改”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通过集中整治,村庄环境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二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我县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投资1000万元种植了各类绿化苗木10万株,建设了小游园、休闲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县注重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修缮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保留了乡村特色风貌。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提升农村整体形象,我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示范村和精品村,成为展示我县农村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一是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我县出台了《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创新投入机制。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我县积极创新投入机制,采取财政补助、社会捐赠、村民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确保了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追责。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为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我县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